父母与孩子的交流,看似平常,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学问。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并不懂得怎样做好亲子交流,下面专家的建议会让您收获良多。

图片来源于CFP
图片来源于CFP  

 [现场声音]

  三个家庭三种不同沟通类型

  充分交流型:一切为了孩子

  庞小姐说,自从有了孩子小佳,她就换了份轻松的工作,每天下午5点30分准时到家,陪孩子玩一会,然后一起吃饭,帮孩子洗澡,给孩子读故事书。庞小姐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大概有3到4个小时,会在玩游戏时了解孩子一天的情况,孩子也很喜欢和自己聊天,幼儿园里发生任何事情、他的任何想法都会告诉自己,而庞小姐也很乐意做听众。到了老公休息的日子就会计划一个家庭日,比如出去郊游,或和老公带着孩子到儿童游乐场。像这个元旦,她就早早买好了星期8小镇的家庭套票,准备一家三口一起来做蛋糕、奶酪。

  被动交流型: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

  徐汇的张小姐目前在一家日资公司做财务助理,工作非常忙,孩子平时都是由外公外婆来照看,每天回家时孩子基本已洗漱完毕准备睡觉了,她只能和孩子亲近那么一会儿,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了哪些东西、中午吃的什么午餐等等。张小姐很感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工作的忙碌,张小姐经常是以礼物的形式来弥补内心对孩子的歉疚,一有时间张小姐就会在家陪伴孩子和父母,有时假期稍长就会举家出去旅游。

  拒绝交流型:孩子越大交流越少

  普陀区梁小姐的女儿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梁小姐说,平时只有在女儿做作业时自己会在旁边辅导一下,现在已经很少和孩子一起玩了,故事书读得也少了,但会买一些适龄的书让女儿自己看。女儿放学回家就做作业,不是很喜欢讲话,梁小姐问一句女儿才答一句。通常梁小姐会询问一下学校的情况,有时女儿不愿说或者说不清楚,她就会去问问老师。作为妈妈,梁小姐也很困惑为什么女儿不喜欢和自己聊天呢。平时的周六周日主要都是孩子去上兴趣班,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像元旦、春节这样的假期,梁小姐就会带着老公、女儿回娘家,走亲戚。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孩子防拐骗,学会识别5种陌生人

4步骤慢养法,养成高情商宝宝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