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小儿时期年龄越小,体温调节功能越差,故体温极易波动而发热。高热指体温在39℃以上,是小儿同一症状的多种疾病临床的表现。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判断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病情轻重一定成正比。当病儿高热聚起,精神状态良好,哭声响亮,常属于轻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疱疹性咽喉炎。当高热病儿精神萎靡,反应力差,面色苍白,常属于重症,大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如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以及其他严重的感染,如贻误诊断,可能产生严重后果。高热伴寒战,常见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疟疾;高热伴多汗时,败血症出汗无定期,结核病常在夜间盗汗,疟疾则于退热时出汗。如病儿长期高热,形容憔悴,口干唇裂,病情复杂,如败血症、伤寒等。除急性感染之外,急骤的体温升高,如发生在盛夏高温季节,多饮、多尿、汗闭,一般情况良好,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又无特殊者,可能是中暑、大出血及过敏性疾病。
一般认为发热是人体调节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反应,以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对感染的机体是有益的。在诊断未明确以前盲目用退热药物,迅速降温,有可能造成错误诊断并影响药物疗效的判断和预后,故不宜使用降温“治疗”法。而做父母的惧怕高热的后果,认为发热就必须退热。权衡降温治疗的利弊,遇到下列情况方可用降温治疗:①发热在38.8℃以上;②因发热而影响病儿休息;③发热伴烦躁不安及有高热惊厥史者;④持续高热不退者。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解开患儿衣服,达到散热目的。遇到高热抽风时,不要大声呼叫、拍打摇晃患儿,如患儿全身发热,头向后仰,不要用力弯曲患儿或把患儿搂在怀里,应把患儿放在床上,不要枕枕头,头歪向一侧,免得影响呼吸。
物理降温宜缓不宜急,适用于高热达39℃以上者,或诊断不明,神志不清,无从给药时,或外界温度过高致热者。可试用各种物理降温方法:①冷水浸湿毛巾或冰袋,敷前额、腹股沟、腋下等处20分钟,不宜重复施行;②35%-50%酒精擦浴四肢、颈、胸背约2-4分钟,擦毕裹在毛巾被或棉被中;③冷盐水灌肠,水温约在20℃,每次为200-500毫升。同时,在物理降温之前,最好服用适当的镇静剂,如冬眠灵或10%水合氯醛等,可减少寒冷反应,防止抽搐的发生。
药物降温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口服退热药的首选退热剂,仍为阿司匹林,剂量为每岁0.06克,每日3-4次,但对有哮喘病史、出血倾向和水痘的病人慎用。目前国外有人主张小儿退热剂为扑热息痛,剂量为10-15毫克/公斤/次,作用可维持6小时,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低血糖等副作用,应慎重,3岁以下小儿最好不用。对有发热惊厥史、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防止惊厥复发,可用鲁米那3毫克/公斤/次,每日2-3次维持量,直至热退后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