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脐风病,即西医所谓破伤风病,多有脐带处理、消毒不严格史,一般多在生后4-7日发病。起病初期宝宝哭闹,烦躁不安,吮乳困难,渐至牙关紧闭,l-2日内即出现抽搐,呈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壁板硬,痰壅屏息,汗出淋漓及发热,但有时体温不升。声音、光照、触动等刺激,皆可激发抽搐。
脐风病应与外感急惊风作鉴别。脐风病有脐带处理不洁史,脐部可有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抽搐频繁而时间长;外感急惊风,起病多先见高热后才见抽搐,抽搐次数不多,时间亦不长,一般热退后抽搐不再发生。
一、新生儿脐风病发病原因
脐风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新生儿断脐时使用的用品不洁,或断脐后脐部护理不当,为风冷水湿秽毒之邪所侵而致。邪毒郁结脐部,则脐肿生疮。若正不胜邪,邪势蔓延,沿经脉流注五脏,毒人心脾结于口舌,则口噤舌强,唇青撮口,乳不能吮,啼不出声。毒人肝肾则筋脉拘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腹胀脐青。毒入于肺则喘促屏气,痰涎壅盛。若阳明经热盛,则身热汗出;若阳衰气脱,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脐风病之辨证应首辨轻重。患儿虽有牙关紧急,但尚能吞咽奶、水,抽搐不重,持续时间短暂,不发生窒息者为轻症。若牙关紧急,奶水不能吞咽,抽搐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有窒息发生者则为重症。
中医脐风病的治疗总原则:本病病势凶险,应及早施治。初期治疗以祛风止痉、宣通经络为主。后期如邪退正伤,痉挛渐止者,则以调气血、益脾肾为主。
二、新生儿脐风病的中医辩证
(一)风邪犯表
【证见】 喷嚏多啼,烦躁不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红。
【治法】 祛风散邪,疏经活络。
【方药】
1.主方玉真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白附子3克,胆南星3克,白芷3克,天麻3克,防风3克,羌活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剂。
2.中成药
(1)玉真散,口服,每次0.5克,每日2-3次,热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小儿脐风散,口服,每次1包,每日2次,乳汁化服。
3.单方验方蝉蜕解痉汤(李成业等《百病实用秘验方》)
处方:蝉蜕6克,僵蚕6克,天麻6克,防风6克,胆南星2克(姜汁炒),白附子2克,甘草3克,艾叶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邪犯肝脾
【证见】 抽搐频作,牙关紧急,呈苦笑面容,口撮不乳,时吐白沫,啼声不出,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痉挛,发热或无热,痰壅屏息,面目青紫,或见汗出淋漓,指纹青紫。
【治法】 熄风定搐。
【方药】
1.主方撮风散(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蜈蚣3克,全蝎3克,钩藤6克,僵蚕3克,朱砂0.3克(冲),竹沥5毫升(冲),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高热者,加黄芩6克、黄连3克、生石膏15克(先煎)。便秘者,加生大黄3克(后下)、玄明粉3克(冲)。汗出伤阴者,加沙参10克、麦冬6克、石斛6克。汗出淋漓,四肢不温者,加人参6克、熟附子3克(久煎)、龙骨15克、牡蛎15克。
2.中成药
(1)小儿抽风散,口服,每次0.3-0.5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小儿定风散,口服,每次0.3克,每日4次,温开水送服。
(3)牛黄镇惊散,口服,每次半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加味止痉散(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白附子、全蝎各2克,蜈蚣、防风、钩藤各3克,僵蚕5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