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近视是中国儿童最常见的眼疾,而大陆高度近视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高出很多,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眼疾,正威胁着许多儿童的视力及眼睛健康。
何谓近视?
家中如有罹患近视的孩子,一定会给家长带来不少的压力及困扰,生怕孩子的近视度数持续增加,到最后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其实近视及大多数眼疾,只要能早期发现、定期追踪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就可以减缓近视加深及维持正常的视力。
所谓近视指的是外来的光线,经眼球的屈光系统(主要是角膜及水晶体)屈折后,没有精准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之前。为了要将焦点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东西靠近眼球去看。所以近视的人是看远的模糊,看近物却比较清晰。
造成近视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近视?原因可分为两种:屈折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1、屈折性近视
指的是眼轴长正常,但角膜或水晶体等的屈折力异常(太强)所致。这种近视较少见,包括:(1)角膜性近视:如圆锥角膜、球状角膜等,因角膜曲率半径小,所以屈折力强。(2)水晶体性近视:如水晶体向前方移动或脱位(外伤或遗传),或水晶体折屈折力增加(如初期白内障、糖尿病等)。
2、轴性近视
因为眼轴长异常更易导致近视,眼轴长每增加1厘米,则增加3个屈光度的屈折力(就是增加300度近视),通常近视均属于此类。
为什么儿童会近视呢?这就要谈到眼球的发育。正常孩子出生时,眼球前后径约为1.8厘米长,为成人眼球的2/3(成人为2.4厘米长),眼球体积约为成人的一半。孩子出生后眼球的发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至3岁,称为快速“婴儿”期,此时眼轴长迅速增加,从1.8厘米增长至2.3厘米;第二阶段从3~14岁,称为慢速“幼年”期,此时眼轴长只增加0.1厘米,而成为2.4厘米,所以说眼睛发育到14岁时,已经是成人的程度。
正常新生儿眼睛的屈光力,因为眼轴长较短,所以大多数是远视(称为生理性远视),而早产儿则有偏向近视的趋势。约在7岁以后,生理性远视开始减轻。如果能保持正确用眼习惯,到青春期,正常眼睛应为正视眼。但是如果在7岁以后,至青春期眼球发育成熟这段期间,没有好好保养眼睛,则近视度数可能会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