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无抗奶风波之后,杀菌乳与灭菌乳之残、还原奶与早产奶之辩、奶粉功效之忧再度登场,关于乳制品安全与营养的话题似乎没有休止符。
随着原有军团的壮大、地方势力的崛起和进入者的增多,这个诸侯争霸、群雄竞起的朝阳产业似乎乱成了一锅粥。在众多厂商的概念营销、不同专家的现身说法和各路媒体的推波助澜中,牛奶消费者的相关知识日益丰富,但似乎又越来越无所适从。
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空投“炸弹”
今年10月14日,一家专业媒体(《健康报》)发布的一份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声称,“鲜奶是金,酸奶是银,奶粉是铜,常温奶是铁”。
作者杜群军在文中指出,鲜牛奶中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有人称之为“命脉素”),其含量虽少作用却大,不过它们都十分怕热。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果加工时温度超过85℃,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大量破坏,因此人们将低于85℃的牛奶消毒法称为巴氏灭菌法,并将其视为牛奶最科学的加工工艺,采用巴氏灭菌法生产的鲜奶营养价值和原奶基本相同。而常温奶(即超高温灭菌奶)采用130~150℃超高温灭菌后灌装,不仅会破坏鲜奶中全部生物活性物质和大部分维生素,还会形成不易被人吸收的络合物。常温奶曾在一些国家流行过,但目前发达国家已禁止采用超高温工艺加工牛奶。如果按包装来评价牛奶的营养价值,则屋型纸盒鲜奶100分,玻璃瓶和塑料袋装鲜奶90分,用原奶发酵的酸奶80分,强化型奶粉60分,用奶粉发酵的酸奶50分,常温奶40分。
杜群军解释说,酸奶比常温奶打分高,是因为它不含抗生素,并含有益的乳酸菌;奶粉比常温奶打分高,是因为奶粉中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等矿物质,洋奶粉之所以价格昂贵,卖的主要是品牌。而常温奶之所以在国内流行是广告煽动非理性消费所致,方便、草原概念、生产日期近、味道香浓一般是其四大卖点。
此文一出,无疑给了伊利、蒙牛等常温奶大户及其包装供应商瑞典利乐公司当头一棒,而跨国巨头雀巢和国产奶粉状元三鹿也感觉“很受伤”。
但杜群军并非棒击常温奶、还原奶的第一人。
从事乳品工作几十年的上海奶协副秘书长顾佳升曾直称常温奶为“奶渣”,但他同时也强调要正确看待常温奶和还原奶,“它们与鲜奶相比是奶渣,但与各种饮料相比,营养价值最高,无品能出其右。”上海奶协秘书长陈新则建议其“错位竞争”,即和各种饮料竞争,产品的目的不是营养而是消暑休闲,如此也能创造辉煌和利润,就像伊利、蒙牛等企业,用奶粉做的冰激淋和冰点一年也能卖10多个亿。
乳品协会“全面反攻”
“这种比较方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如是说。
对于杜群军扔出的这枚“重磅炸弹”,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起了全面反攻,为杀菌乳、还原奶、奶粉“拨乱反正”。12月2日,乳品协会在京主持召开了“乳品技术专家研讨会,”宋昆冈现身说法,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北京中乳精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渝、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泰焕等专家学者和企业相关人士也到会现场助阵。
陈渝认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杀菌乳和灭菌乳在乳蛋白、乳脂肪、非脂乳固体、碳水化合物等方面采用同一标准,因此两者在营养上没有实质性差别。
“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技术是20世纪世界乳制品加工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都是当今世界上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液体乳制品加工方式。有充分数据表明,灭菌乳和杀菌乳一样都是推动我国液体乳发展的主要力量,厚此薄彼不利中国乳业健康发展。”乳制品协会在发给媒体的新闻通稿中一再强调。据其介绍,目前杀菌乳主要在中国大城市消费,而依托无菌灌装技术的灭菌乳则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促使乳品消费从奶粉向液体乳转换,2002年我国灭菌乳总量已经占到了液体乳的半壁江山。世界前十大包装液体乳市场中,巴西、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灭菌乳总量超过了杀菌乳。
对于“奶粉是铜”的说法,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泰焕借会声明,奶粉的新鲜度和质量并不取决于最终加工成品的形态是液态乳还是乳粉。而乳品协会在新闻通稿中则声明,“乳粉优点独特用途广泛前景不可限量,恶意贬低乳粉将误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