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早教:早教班该如何爱你?

本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早教班到底对孩子教育有没有用?是不是像早教中心宣传的那样重要呢?对此,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成也有反对,不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理由。

  赞成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芝罘区东方爱婴负责人薛裕会认为,0—3岁是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阶段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在国外,有80%以上的孩子接受早教,而在中国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接受早教的孩子比例也仅有20%—30%左右。

  早教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生理研究结果所印证。婴幼儿的大脑使用相当于成年人两倍的能量,婴儿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多。

  从脑的生理机能看,孩子二三岁时,大脑的各种反射机能已经得到发展;六七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人脑的重量与智力发展成正比,但是人的智力发育却呈递减法则,即人的年龄越小智力开发得越高。

  “现代的爸爸妈妈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后大都身心疲惫,已经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更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深人研究专业的早教理论;而爷爷奶奶有时间,但大都不够专业,也无法给孩子最好的早教。”芝罘区聪明树的房鹏老师说:“所以上早教班,能够让各位爸爸妈妈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最大化地提高早教效果。”

  反对方:奢侈早教要不得

  “孩子自打上了早教班,花钱就跟流水一样,一张1万块钱的课时卡,4个多月就用完了,一到快续卡的日子心里就起急,我和老公真是典型的孩奴。”虽然小宝贝才一岁大,但娇娇妈和记者念叨起早教班的高收费时,语气中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

  和娇娇妈一样,为了孩子接受更好、更规范的早期教育而毅然选择高收费早教班的家长不在少数,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家长中有一部分却由最初满心憧憬的早教拥趸,最终演变成为了声讨早教行业只重商业利润、忽视教育内涵的“主力”。

  “也许是我并不理解早教的真正含义,但我确实觉得孩子在早教班里学不到任何东西,只是浪费家长和孩子的精力与时间。”芝罘区某机关单位工作的刘先生现在正打算退掉手里才用了不到一半的早教课时卡。“上课之后才发现,课上就是跟孩子玩玩游戏、听听音乐,一节课100多块钱就没了。要是这样就是早教的话,不如把教育孩子的书买回来好好读读,在家教育孩子是一样的。”刘先生说道。

  一位名为秋秋依水的网友也说:“当前的早教机构层次不齐,又没有严格的审批手续,收费标准也不一样,而且早教机构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做早教的老师是否具有资格,也难以确认。我感觉很多早教机构就是在给家长做早教。”

  专家观点 因人而宜

  鲁东大学教育系的张香兰教授则认为,0—3岁的确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能给予孩子充分正确的早教,对孩子今后发展的确很有帮助。但是否应该报早教班还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孩子又对早教的教学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参加早教班的,对一些对早教班反感,不积极的孩子,就不应该强迫孩子去报班。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幼儿园、游乐场,带着这种思想让宝宝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此外,孩子父母是早教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早期教育。

  另外,不要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去选择早教机构。家长选择早教机构时通常只注重宝宝对课时的即时反应和短期效果,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机构为获取“好”的效果,甚至不惜请4岁孩子“表演”2~3岁孩子的学习内容,机构们利用了家长的急功近利心理,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将“教育表现”变为“教育表演”。这实质上已经违背了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可能耽误孩子。真正的早教产品应该是展示宝宝真实的“教育表现”,而不是“拔苗”和“粉饰”过后的“教育表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