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早教:爸妈有困惑 专家有指教

  典型案例:拔苗助长还在上演

  黄小姐家的宝宝现在1岁了,宝宝的早教问题也被提上了“家庭议程”。看到别人家宝宝不到1岁就认识很多东西,所以好胜的她为了让宝宝不输在起跑线上,准备了一大堆各种“早教读物”,希望宝宝能尽快学会认识各种物品、颜色甚至数字、字母,以为这样早点接触知识,宝宝就能胜人一筹。

  黄小姐发现宝宝的实际学习情况远远达不到当初的期望。黄小姐为了创造新鲜感,给宝宝教授的东西每天更新,黄小姐也不愿意花时间原地踏步一遍遍的教同一个内容,觉得宝宝应该是懂得融会贯通的,黄小姐还发现宝宝每次学习的情绪都不好,所以为了效果,连正常娱乐的时间也被征用,她会拿着早教书让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认真上课,不过苦口婆心却不起效果,几个星期下来,黄小姐的身心都显得十分疲惫,而宝宝每次看到妈妈拿出书就表现出逃避,本来适合宝宝的书籍却让宝宝感到害怕。

  ☆专家建议

  要完全掌握一件事物光靠语言灌输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古代就有“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而这一点在宝宝的早期教育中尤为关键。黄小姐的急功近利做法让宝宝不仅没有爱上学习,反倒一看到书本就畏惧起来,其实花钱买一堆书回来不如吃透其中的几本,对宝宝来说,如果黄小姐懂得宝宝初期学习需要不断重复,在重复中逐渐掌握简单知识的道理,她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精选几本适合宝宝的书,大人和宝宝一起学习,反复的告诉宝宝书上的内容,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制造机会提及书本上的内容,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宝宝更容易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只是靠口述教学显然不是宝宝们能接受的,必须在“说”之外增加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次触摸都能帮助宝宝们“掌握”知识。所以,黄小姐的初衷虽然不错,但方式方法问题还是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黄小姐可以参考专业的早教机构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表情+到位的肢体语言”身体力行,亲身示范,让宝宝通过感官系统进行更好的学习。

走近早教:爸妈有困惑 专家有指教

  典型案例: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更重要

  陈女士家的小孩才3岁多就已经很辛苦了:每周的课程表都排得满满的,家里人都轮流负责带他去不同的地方上课。除了每周要上两节绘画课以外,每天还要跟着1对1的老师学唱歌2小时。陈女士还打算等到孩子满4岁就要带他去学钢琴,学珠算等等,希望孩子以后可以成为多方面发展的尖子生。

  其实刚开始孩子还是十分乐意去学习的,觉得课堂非常有意思,学习的兴趣也很浓郁,开始学到的内容让家里人满心欢喜。可时间一长孩子就明显感到疲倦了,因为每天不停的去各种地方上课、还未到学龄的宝宝却已经尝到小书包沉重的滋味,平时小区里孩子们欢聚的场地上已经没有了宝宝的身影。现在,一听到要去上课,孩子马上就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而上课的时候也更是进展缓慢,家长感觉报了那么多的课程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还不如当初只上绘画课的效果,而以学到的内容来衡量宝宝的学习成果也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宝宝也容易过早失去学习的乐趣,正所谓过犹不及。

  ☆ 专家建议

  任何技能、知识的掌握都是渐进的,大部分的知识可以在学龄后逐步充实起来,而学龄前儿童还是应以寓教于乐为主,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家长们对此绝对不可操之过急,不要一下子为宝宝提供太多信息和活动内容,宝宝无法消化,这样反而会对宝宝的情绪上造成负面的影响。精选课程,选择适合宝宝的内容,并始终贯穿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会比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更能启发孩子学习的能动性,将学习目标综合植入游戏活动,使宝宝兴趣高涨,并引导和鼓励宝宝主观发现、主动探索,在必要时给予指导,以此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想培养出一个健康、出色的孩子,仅有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适时的早教方式会对宝宝一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巨大的作用,各位爸爸妈妈在宝宝的教育道路上一定要警惕误区,引起重视哦!~更多困惑,请点击http://pk.gymboree.com.cn/professional.html 查看专家的解答。家长也可参与辩论,说出自己的育儿心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