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惩罚孩子 一定要讲究艺术,不能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 

        惩罚要及时

  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家长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罚为不罚 惩罚孩子讲究需7种艺术

  “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其实,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要求要明确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尤其要注意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赏罚要分明

  父母教育孩子双方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要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10月胎教:该做和不该做的那些事

给宝宝选早教,切莫入这三误区

最适合2-3岁宝宝的5个识字游戏

推荐!让妈妈感动落泪的绘本

6大妙招,与幼儿园老师巧沟通

记录与宝宝知库的精彩瞬间,赢4980元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