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奠定基础。挫折教育并不是说在宝宝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冷着心肠袖手旁观,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战胜它。


挫折教育(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父母并非让宝宝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挫折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宝宝失去自信心,变得十分自卑和软弱,这就像经常遭老师批评的学生无法树立学习的自信一样,是和“挫折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因此,挫折教育并非越多越好,无论其数量和质量,都不应该超过宝宝能够承受的限度。父母在为宝宝设置挫折情境时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宝宝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宝宝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宝宝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宝宝学会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宝宝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宝宝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对达成目标丧失信心,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二 小宝宝也可以让他经受一些挫折

  不少父母认为挫折教育是宝宝长大以后的事情,因此他们舍不得宝宝哪怕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实际上,挫折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这样,宝宝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就会获得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宝宝做错了事情,该批评的就得批评,犯打错了还有适当惩罚,让他体会到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不要一味地以宝宝为中心,不时调整一下父母注意的重心,让宝宝明白他不是世界的中心,因为一旦环境变化,他就很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根本受不到重视。因此,让宝宝学习适应各种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等等都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让宝宝适当地优点饥饿感,让宝宝承担某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等等,都是变相地为宝宝提供挫折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 挫折教育不可以封闭进行

  为宝宝设置各种挫折情景可以在家里,但是更多更有效的挫折场景应该在外面,在宝宝与小伙伴玩的过程中产生。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宝宝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耐挫性。在同伴群体中,宝宝往往会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地磨练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如何跟小伙伴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宝宝的抗挫折能力。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不要对你的孩子说“不”!

妈妈,我最想得到这10种礼物

给一岁宝宝最好的礼物 撕不破的Elmo布书

视频:监控实拍幼儿园老师殴打两岁半女童实录

6招让宝宝远离“社交恐惧症”

宝宝长得丑,四所幼儿园拒收!(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