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可以说,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潜力是当今幼儿教育巨大改革的一个教育趋向。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并不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设置的,而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进行布置,但这过程中,也是教师动手多,幼儿动手少。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工作者应该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和设备,按照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设置幼儿园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
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得不到教育效果。所以在环境创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具有教育价值并便于操作。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主题环境时,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材料,使用简单易懂的图案,色彩丰富又充满吸引力。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老师可引导幼儿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培育、栽种植物、 喂养小动物。又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材料参与制作,添加孩子们自己的绘画作品在环境布置中,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创新。
3、要以幼儿的情感为出发点。环境设置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设置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环境创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创设必备的活动区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而游戏活动,对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与同伴的游戏活动中,儿童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学会了合作、分享、轮流、妥协;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协商、制定规则并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同样,还是在自己心爱的游戏中,在愉悦宽松的“游戏性体验”中,孩子们学会了坚持和忍耐,学会了独立地解决问题。游戏活动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而目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势在必行。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设置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幼儿园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有玩沙区、玩水区、种植区、饲养区等。这种划分并不固定,每个幼儿园在具体操作时可视情况化整为零、灵活搭配。场地大一些的,可设置大的活动区;场地比较紧张的,可设置小一点的活动角,如图书角、数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动区大多以班为单位独立设置。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设置共用的大型活动区,如图书馆、科学宫等,以期装备更好的设施、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都要注意丰富、分出层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并适时增添和更换。
活动区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延伸并丰富教育活动。在上完课或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幼儿在活动区内可以通过相应材料的操作来复习巩固与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内容丰富,有些能通过上课等正式学习来实现,而有些则要通过游戏、自由活动等非正式学习来实现,如培养交往能力、独立自主性等。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活动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