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图片来源于CFP  

  害怕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但宝宝的害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害怕的对象和程度也在发生变化。

  1、出生到6个月

  出生到6个月,宝宝怕突然发生的巨响、噪音、或发出这些声音的东西,或忽然从高处降落等。半岁前,引起宝宝害怕的对象还很少,他们对黑暗、危险的动物、火、电等都不知道害怕。这主要是运动能力的限制保护了他们,使他们不可能轻易地接触到这些危险。宝宝也不会害怕陌生人,当陌生人来抱他或接近他的时候,他不会哭泣和反抗。这是因为,半岁前宝宝的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他还分不清楚哪些是见过的,哪些是没有见过的。

  2、6个月到1岁半

  6个月到1岁半,宝宝逐渐产生了对黑暗、高处等一些物体或情境的恐惧。6个月到1岁半,宝宝开始对陌生事物产生警觉和拒绝接近。相比一个不满半岁的宝宝来说,稍大一点的宝宝看到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的新玩具时,他们会犹疑一会儿,而不像不满半岁的宝宝那样,立即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这一时期宝宝最常见的害怕在心理学中称为分离焦虑。当母亲离开时,宝宝会以为再也见不到母亲了而大哭。这时的宝宝也开始出现对陌生人的害怕,当陌生人靠近或试图逗逗他时,宝宝会害怕得哭起来。

  父母大可不必为宝宝变得胆小而担心,这其实是宝宝成长的标志,它表明宝宝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质的提高,他们已经能够分清哪些是自己见过的,哪些是没有见过的。

  3、1岁半到3岁

  1岁半到3岁,宝宝产生了对黑暗和动物的恐惧。1岁半到3岁的宝宝不仅会害怕动物园里的大老虎,也会害怕科技馆中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当他们听到“恐龙”的怪叫时会吓得哭起来。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学习能力也日渐发展起来,他们开始学习父母对事物的态度。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在父母的影响下,会产生或加深对一些事物的害怕,也会在父母的影响下消除对一些事物的害怕。如有些父母害怕壁虎、蜘蛛等小动物,看到时会害怕地尖叫起来。这种反应宝宝看得多了,自然就会将这些动物与危险联系在一起,如果再加上父母的“教诲”,时间久了,父母的这些恐惧就会传染到宝宝身上。与此相反,父母的勇敢也会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宝宝消除或减弱对这些小动物的害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