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片来源CFP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对于婴儿来说,哭是他们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如,让爸爸妈妈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该喂奶了等等。但是,仍然有很多妈妈会担心宝宝怎么那么爱哭,其实,宝宝是在做运动呢!
孩子的生理发育皆未完善,需借助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促进身体全面成长。新生儿和初期婴儿只能躺在床上舞动四肢,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啼哭加大运动量。同时,喂养过量的主要后果是婴儿体重增加过快,新生儿和婴儿初期对此有防御的本能反应,表现为反流和哭闹,反流是将多余的食物排出体外,哭闹是借助啼哭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以达到全身营养的平衡。婴儿随着生长发育,特别是哭与笑的分离及随意运动的发展,啼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其运动成分越来越少,社会交往成分越来越多。这时候的哭,则更多的具有了社会和情感的成分。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婴儿啼哭时,声调变化并不一样,而声调变化越丰富,表明这个婴儿以后的语言能力就越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韦姆克说,新生儿在刚出生一周内啼哭的声调越丰富,那么当他长到一岁半时,就越能本能地学会更多的词句。反之,旋律单一的啼哭声预示着这名婴儿以后学说话困难会大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体验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语言、动作等方式,并学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