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预防接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没有染病之前,给孩子接种和内服灭活菌苗和疫苗,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如同战士平时“实战演习练兵”一样,若再受到同种的细菌或病毒侵袭时,机体就有能力歼灭这些入侵之“敌”。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种预防接种,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通常,免疫在接种后1~4周左右的时间出现,免疫抗体保持数日至数年,故须反复接种。
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孩子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援兵”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周即消退。只适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二、为什么有的同一种预防针要打几次?
人得传染病后,身体内能够产生抗体,一般可以抵制第二次再得同样的病。预防针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将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减低,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得一次“轻病”。与自然得病相比较,预防接种使人所产生的抗体量要少些,维持的时间也短。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再打一次预防针,把预防的作用加强一下,使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便起到防病的作用。
三、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四、需加强接种的疫苗
1岁内完成了几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后,在小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会逐渐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在小儿1.5-2岁期间需要进行加强接种,有些疫苗要等到小儿4岁以后才需要加强接种。1.5-2岁期间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有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接种的方法与基础免疫相同,4岁加强一剂脊灰糖丸,以后到6岁时在接种一次白破类毒素混合疫苗。另一种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初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时接种的,间隔一年的时间,则需进行加强接种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种,因乙型脑炎的发病流行季节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疫苗在小儿6岁时还应在加强接种第二次。
五、儿童免疫接种误区
1、有些传染性疾病已经绝迹,因此,儿童无需接种有关疫苗。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这并非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及病毒已经绝迹,获得对这些疾病的免疫,仍是必要的。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可能还很普遍,旅游者可能会将这些病菌带过来,很快得到蔓延。
免疫接种也可间接保护那些不能接种疫苗或对疫苗没有反应的人。如果他们周围的人群都接种了疫苗的话那么,他们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就会降低。
2、水痘不是致命性的疾病,因此,不必接种水痘疫苗。
每年大约有9000人因发生水痘而住院,约100人死于水痘,水痘疫苗将使多数儿童获得免疫,很多研究表明这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其有效期限究竟有多长以及以后要否加强剂量还在研究中。
3、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免疫。
母乳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母乳并不能预防象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等这样的严重疾病。
4、即使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感染上相关疾病,所以,有人认为疫苗不起作用。
疫苗有效这一点勿容置疑,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儿童获得象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疫苗对绝大多数人起作用,但对极少数人来讲,他们对疫苗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零。
5、百、白、破疫苗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
将注射DTP疫苗与SIDS联系起来,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不实的说法,是因为婴儿在接受第一次疫苗注射时的月龄为两个月,这时正好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高发期。两者之间并无内在联系。
6、有新闻报道,某些批号的疫苗不太安全。
政府成立了疫苗事故汇报系统(VAERS)专门接受疫苗副反应的报告,然而,VAERS至今未发现那批疫苗不安全。所有疫苗都是在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的监管下生产出来的,生产设备定期接受检查,每批疫苗都经过生产厂家安全测试。
7、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疫苗对儿童有危险。
多年的经验与研究证明用于儿童期常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效果安全,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引起的副作用,不会比每种疫苗单独接种时大,如果放心不下的话,可与医生商量,分开接种。
六、接种多种疫苗,会否伤害人体免疫系统?
由于疫苗越来越多,家长们常会提出质疑,接种这么多疫苗会不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伤害?小儿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呢?
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比如在进食时都会将各种细菌引入体内,让免疫系统不停接受各种抗原刺激,加上现在不断有抗药性细菌出现,破坏了人体的防护网。而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从总体上看,大规模的接种确实发挥了防范效果。家长不要以为健康投资就是给孩子买所谓的健康食品,在儿科医师眼中,给孩子最有效的健康投资就是接种可免于病痛的疫苗。
七、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比如麻疹预防疫苗,大部分的接种者不会有特殊的反应,一部分的人会有1-2天的局部肿痛,约5%的儿童接种后1-2周,会产生红疹,5-10%的儿童在接种4-10天后发烧,轻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为重的。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到正规医疗单位打疫苗,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一方面正规医院医务人员有安全注射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儿童免疫接种过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另外,大部分疫苗是需要恒温保存,在不正规的医疗单位很难保证疫苗的保存质量。因此,给小孩接种疫苗,一定要到政府指定的医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