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此要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包括检查作业、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等所谓的小事。父母要明白,做这些事情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独立意识、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锻炼。孩子不爱检查自己的作业,父母切记不要包办代替,那样做只能更娇纵孩子。有些父母总怕孩子做错了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父母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孩子在做题时会马马虎虎,不会用心去做,做完以后自己更懒得检查。所以,当孩子写完作业以后,父母可以要求他当着您的面自己检查。另外,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检查作业,可以使用“自然惩罚法”,让他尝尝不检查作业的滋味。比如,当孩子不检查作业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去管他,由于作业马虎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经过几次这样的“惩罚”之后,孩子会渐渐认识到不检查作业的后果。
鼓励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的习惯
父母关注孩子的作业时,不要给孩子打下手,帮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要关注“一头一尾”。“一头”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必须完成作业的时间。“一尾”就是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让孩子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这样可使孩子记住错误,以免下次再犯。如果父母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
不要一味责备孩子做错作业
孩子的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如果父母很不理性的一味责备孩子做错题目,而不帮助孩子分析查找原因,最终只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所以,父母不要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因为孩子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父母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其实,孩子的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业终究是为了巩固孩子学习,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父母要在孩子的错误问题中帮助孩子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
孩子在上学后,开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检查作业,但在检查作业时,父母如发现孩子作业有漏掉的,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少写了哪道题,而应让孩子自己对照检查,找出问题后再补上。对于出现的错别字,也不要直接给孩子指出来,而应该让孩子自己对照教科书检查。如果孩子还是查不出来,父母可缩小范围,然后再让孩子去查找,通过在实践中把方法告诉孩子,从而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向孩子提出做作业的要求:一是放慢写作业的速度;二是做一道题检查一道题,确信没有错误再做下一道题。
家庭作业是孩子课堂作业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作业是他们应完成的任务,就像父母上班完成工作、在家做家务活一样,是他们的任务,让他们成为一个能很好的完成自己任务的好孩子。当然父母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表率。
来源: 亲亲宝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