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CFP  

  开办亲子园,整天跟一拨小孩儿打交道,通常,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女性从事的职业。可就是有这样一群不按常理出牌的男生,他们把办亲子园,引进手工制造工艺当做自己的创业选择,并依靠他们的勤奋努力,成功地挖到自己人生财富的第一桶金。

  相识:冥冥中的注定

  杨东兴、王志博、王鑫和吴畏四个人就读于不同的大学,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的,是因为共同的一段英语培训班经历。2006年,四个人都上大二,为了能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他们都选择了参加某培训机构的英语培训班。他们在培训班上相识并结下了深厚友谊。

  大学四年,他们都是各自学校有名的“小老板”,担任过多种商品的校园代理。“虽然遇上了金融危机,就业环境不太好,但我们找份工作还是不成问题。”杨东兴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在一家企业工作,毕业时,他已经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和不错的薪水,但不甘于平凡日子的想法和想要自主创业大干一场的心思始终让他的心无法平静。最终,他选择了辞职。离开企业后,他找到王志博、王鑫和吴畏三人,建议四人共同创业。

  茫然:阿姨点拨找到创业项目

  起初,四人商议过开饭馆、印刷个性T恤,但最终都因想法不成熟放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四人我定了一个选择项目的原则:既“不吃别人都吃的馒头”,但也不能选太偏僻的项目,避免万一失败,大家都承受不起。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四个人都陷入了焦虑。

  吴畏的一个阿姨在幼儿园工作,她知道吴畏的创业想法后,建议四人考虑早教项目。“这个行业发展得欣欣向荣,却基本没有男性涉足,可能是一个机会。”吴畏的想法得到了其他三人的支持,一个渐渐成形的创办亲子园的计划开始酝酿。

  见习:“偷师”亲子班

  确立创业项目后,又有一个问题横在他们面前:在大学里学的是农学、国贸等与亲子园毫不相干的专业,对早教这个行业的了解根本无从谈起。为了能对这个行业有更深的了解,他们决定去幼儿园和亲子园见习一番。

  起初,由于没有早教工作经验、不是幼教专业出身、没有相关资格证,他们选择的一些知名幼儿园都对他们Say NO。四个大男孩也不气馁,他们“转战”中小型的早教机构。四个人很快就进入不同的亲子园和幼儿园见习。

  工作时,他们学习如何哄孩子、抱孩子,并观察如何有效经营;闲暇时,四人跑到书店,买一些早教方面的书籍开始探求幼儿园的开办。“当时已经考虑了亲子园的开办是自办经营还是加盟连锁,但考虑到自办经营的课程开发难度太大而且风险太高,最后大家商议走加盟连锁的路。”吴畏说,确定了加盟连锁的形式后,另一个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们,如何选择加盟连锁品牌。

  见多识广的杨东兴主动承担了实地考察大型加盟机构的任务,其余三人则继续在所在的早教机构“偷师”。

  峰回路转:亲子园开还是不开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杨东兴走访了北京20多家大型的早教机构,给其他三个人带回了好消息:一家早教机构愿意与他们合作。此时,早已经结束“偷师”也去了沈阳考察市场的王志博、王鑫和吴畏三人一致认为沈阳的早教市场已经趋近饱和。

  亲子园开还是不开?开在哪里?这些问题难住了他们。四人坐在后海边的一家小饭馆,一筹莫展。王志博想起了史玉柱在担任《赢在中国》评委时的一句话,“年轻人创业可以多考虑三、四线的城市,那里竞争会小得多。”于是王志博建议考虑中小城市。四人把目标转向四人的老家——辽宁,一番讨论后,四人决定将亲子园开在辽宁人均收入最高的盘锦作为发展基地。

  前期准备:困难重重

  重新确定创业信心后,签好合作协议的四人马不停蹄地赶到盘锦,因为选开办地点、聘早教老师、为新机构宣传等一堆事儿在等着他们。他们很快选好了开办地点,但聘早教老师却难住了他们:招聘广告发出去后,应聘者只是跟他们碰了一面就再也不联系了。

  吴畏分析,大概是应聘者不信任他们,“太年轻,而且当时手续也都不齐备。”无奈之下,四人跑到盘锦当地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要求招聘5名女生做早教老师。为了让学校相信他们,家在盘锦的吴畏还拿来了自己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他们的诚心和创业的激情打动了这所学校的老师,最终他们在这所学校的老师的帮助下物色到5个合适的女生。

  人员全部到位已经是8月底,要想赶上十一招生的黄金期,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然而,招聘来的5个女生也都没有经验,四人只好分头行动,两人带5个女生到北京加盟机构参加21天的培训,另外两个人在盘锦当地完成开业的手续和招生宣传的前期工作。

  9月27日晚上,四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第二天可能会遇到的意外。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经过培训,几个女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已经没有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散会时走出校舍,王鑫差点被凹凸不平的路面崴了脚。这时,王鑫意识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四人赶紧跑到建材市场买水泥,连夜把凹凸不平的路面修补平整。

  半年后开分园:报名依然火爆

  2008年9月28日,试营业,几个女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11月8日,他们的亲子园正式营业时,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60人并仍然在增长,但校舍的面积有限,四个人开始考虑开办分园。

  一些看好他们的朋友资助了他们一笔钱,四人的家里各自拿出一部分,加上可以使用的亲子园流动资金,今年4月份,他们开了一家分园,报名依然火爆。现在,四个大男孩的生活已经被工作包围,每周二到周日,他们吃住在亲子园,只有周一不上课,四人才有时间聚在一起,探讨工作和未来。

  “现在的经济能力已经能喝点好酒,但聚在一起时,大家还是像那晚在后海边的拉面馆一样,喝几杯廉价的啤酒,吃几串羊肉串,这样容易想起创业时的艰辛和激情。”吴畏说,他们在辽宁营口的亲子园已经准备开张,将来,或许会在辽宁全省开办连锁型的亲子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