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大,造就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现象,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越来越好。而城市里小孩,条件那是相当的好,在家里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有什么,从来不用去担心会吃不饱和穿不暖,父母给安排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是条条大道都能通罗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以后的人生该怎么走。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什么都给想好和决定好”的思想,所以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决定权。
我对孩子的教育有点严格,所以政爷有时候看到我在教育政政时,也会插话说“不要骂。。不要打。。不要这样”等等这类的话,每一次他说我都会顶回他:“爷爷,我教孩子的时候你得忍着,如果你忍不了那么你就回避吧。”可是老人不会听你的,这次说完下次又犯,就连大伯教育他孩子(政的堂哥)的时候政爷也是这个反应,但是大伯没有顶回政爷,呵呵。。。这就是不同的教育观念导致不同的人品吧。
话题有点扯远了,还是来说一说“给孩子一点决定权”的问题吧。
政政会说话后,我有意无意的都会问他一些“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之类的问题,当然那个时候他还不会表达自己“喜欢”的答案,所以我会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然后要他跟着说出来,久了孩子会惭惭明白这个道理的。
2岁后,我想放一点决定权给孩子,所以制造更多的问题来培养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思考。比如说最简单的,当他喝完一碗汤后我会问他“你还要吗?”孩子的答案很简单“要还是不要?”;外出游玩的时候我会偶尔的问他“政政,你要喝水吗?”孩子的答案也很简单“要还是不要”,在递给他瓶子的时候我会问他“你要自己拿着喝还是妈妈拿着?”孩子的答案只有一个“我自己拿。”;每次看完影碟后我会问他“政政,你关机还是妈妈关?”孩子的答案也只有一个“我自己关。”;昨天接他放学出来后我问他“今天是坐公共汽车还是的士?”孩子的答案只有一个“公共汽车(因为他喜欢)”,然后我再问他“你替妈妈刷卡还是妈妈自己来?”孩子的答案只有一个“我来刷卡”。
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决定权”来判断,所以孩子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大问题我都会让他自己来决定,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在大人的角度来看好像有点弱智,但是对于一个二岁后的孩子来说,能让他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一个很好的考验,除了能让他动动大脑外,还能让他养成一个“我可以自己决定”的道理,一旦成功孩子会很高兴的,就比如说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政政要自己刷卡,而刷卡成功后他会很高兴,以前我教过他刷完卡要给回妈妈(只教过一次),之后他每一次刷完卡都会很自觉的递回给我,孩子在享受自己成功的同时还能养成另外一个习惯,这个“连带收获”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本文源自太平洋亲子网网友政政妈咪,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