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之后,洗手又被淡忘

  众所周知,手上有不少细菌、病毒,是疾病重要传染途径。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勤洗手。2003年非典时,许多人对洗手问题比较重视,疫情一过,有些人对洗手问题又比较“漠然”。

  洗手习惯一般在9-10岁形成。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习惯,只在发现手上有可见污垢、粘性物质或泥沙,才会洗手,而在握手、接触门把手、触摸日常生活物品时,手上没有看得见的污物,就没有那种本能的洗手行为。

  不仅中国人忽视洗手,世界其他国家同样如此。早在1961年,美国公共保健服务组织拍摄了一部洗手示范建议的影片,用于指导如何洗手。美国于1996-1999年发起全国性洗手运动,2002年开展“说出来”运动,鼓励病人监督医护人员是否已经洗手,并在必要时提醒他们洗手。

  2004年9月,英国发起“洗手运动”时,有良好洗手习惯的人仅为,他们力图通过通过5年的努力,使养成良好洗手习惯的人达。

  很多医生也不懂洗手。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医护人员良好洗手习惯总体平均为40%左右,而且洗手时间很短,平均仅为6.6秒到30秒。医护人员通常是接触到病人“感觉脏”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肛周或生殖器后,才会洗手,而在给病人测量脉搏、血压或接触病人周围的物品后,常常不洗手,护士洗手习惯好于医生。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出台了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以期规范医务人员洗手消毒,降低病原体通过手在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传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