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心健康、发育正常是年轻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捏脊(又称捏积)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防治多种疾病的妙法。目前,许多医院儿科医师都用这种方法治疗厌食、消化不良、易感冒等小儿常见病,效果显著。而且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深受父母和宝宝的欢迎。捏脊法非常适用于宝宝的保健,在家里也可以操作。
起源
捏脊原称“捏脊骨皮”,此法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捏脊法最早见于东晋葛洪(号抱朴子)的《肘后救卒方》。后在金杨用道再补的《附广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记载:“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后世医家将捏脊法在小儿推拿领域广泛重用。
基本手法
宝宝俯卧位,妈妈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中、环三指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捏起皮肤,从龟尾穴开始,随捏随提边沿脊柱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捏的方法也可采用手握空拳状,食指屈曲,以拇指指腹与食指中节桡侧面相对用力,将皮肤轻轻捏起。双手交替捻动,从龟尾穴开始沿脊柱向上至大椎穴止。
应用方法
1、在温暖、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宝宝暴露背部和腰骶部。如果室温过低,妈妈可将手伸在宝宝的衣服下操作。
2、妈妈先用干净暖和、指甲短滑的双手,在宝宝的腰背部轻轻推摩数遍。
3、然后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捏脊方法。
(1)出生两个月以内的宝宝,轻轻捏脊1到2遍,如果宝宝拒绝就停止。
(2)3个月到1岁的宝宝可以捏脊3到5遍。
(3)1岁到3岁的宝宝可以捏脊6到9遍。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捏三提一”法。同时沿脊柱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操作,每侧线反复操作5-7遍。
捏脊法可以天天操作,也可以隔天操作。
(4) 3岁以上的孩子,除了上述捏脊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横式捏脊法:妈妈从宝宝背部一侧横捏到另一侧,从上往下,反复操作5到7遍。
现代研究
通过各项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捏脊法对宝宝全身新陈代谢、神经精神状态、消化功能、循环造血功能等都有促进及改善作用。最新一个研究观点认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传统捏脊法可以良性刺激皮肤,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本文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 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