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http://www.cnfoto.com.cn/)
16-18个月宝宝是从“被动”转向“主动”的言语活动期,孩子非常爱说话,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表现得积极主动。
这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学会说简单句,一般由3-5个词组成。语句结构多为名词和动词,由主语与谓语组成。如说“妈妈上班”、“宝宝吃饭”。有时语句不完整,句子只有谓语和宾语,没有主语。如说“买糖糖”,“没有娃娃”,意思是“妈妈买糖”、“这里没有娃娃”。有时句子前后颠倒,如“饼饼没有”,意思是没有饼干了。有时“偷工减料”省去句中的词,如说“宝宝车车去”,意思是宝宝坐车子去。在接近两岁时,孩子语句中出现了少量的复合句,如“妈妈给我笔,明明画画”等。这时语句中增加了少量的副词、形容词和代词。
这时期孩子学说话积极性很高,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父母应因势利导,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已学会的词句以外,还可以为孩子讲故事、朗诵儿歌、看图讲述,在游戏中对话表演,培养孩子用已掌握的简单句讲述自己的印象,说出故事、儿歌、图片中的简单的事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启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孩子说话。
孩子在1岁半左右时,说话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在非常快乐或者有某种迫切需要,并且在熟人面前时,他们才会开口说话。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父母不要总期待孩子的言语是完美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语言,正如学习别的一些新技能一样,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善起来。然而,一旦知道了孩子能懂得某个词的意思并会说这个词了,就应该鼓励他去使用这个词。对孩子所有的言语尝试应给以奖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提高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要与孩子多交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虽然孩子还不会说很多词,父母还不能完全听懂这些词,也应该听孩子说话,使孩子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口语;反过来,尽管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应答,父母也应该与他谈话,使他感到自己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自信心的树立是提高孩子说话积极性的保证。
孩子在开口说话之前有一个准备期,准备的充分情况因人而异。有的孩子是边说边学,开口就早一些;有的孩子先学好了再说,开口就较晚。这种差异主要是性格不同和学习方式不同造成的。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对你们明确易懂(有特定环境帮助理解)的话能听懂,就不必担心。你也可以加强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刺激孩子语言交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