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增多“豆芽菜”不少
最近,疾控中心公布了对市区部分幼儿园孩子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但也有不少孩子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问题,多是由于偏食造成的营养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儿童食品越来越丰富,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但营养缺乏症状依然存在。
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大多存在过度进食,运动量减少的情况。不少孩子日常肉类食物摄入过多,而蔬菜摄入量相对较少。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什么东西有营养就猛给孩子吃,顿顿大鱼大肉,造成营养过剩。有的常用武断、强迫的方法让孩子“多吃一口”。
现在的孩子想吃什么有什么,怎会营养不良?
专家表示,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体重和身高等外部表现,忽略了孩子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并不都表现为体弱消瘦,肥胖、发育迟缓、认知能力和代谢能力低下等也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不过有些营养不良在初期没有确切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专家指出,孩子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是不合理饮食造成的,对孩子的健康很不利,家长要注意及时纠正,合理搭配食物,防止出现偏食,造成营养单一。
专家说,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瘦,就认为孩子缺营养,继而给孩子盲目进补,也有不少家长看到自家孩子胖,就盲目控制孩子的饭量,这都是错误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均衡饮食,才可纠正孩子偏食和挑食的不良习惯。盲目进补只能使孩子营养不良状况加重,另外,平时饮食要注意提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量。
新时期我国儿童营养状况面临新挑战
――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在农村地区比较严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指出,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7.3%,约是城市的3.5倍;低体重率为9.3%,为城市的3倍。
――科学喂养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引发了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母乳喂养被忽视、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种问题,阻碍了我国儿童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两起奶粉安全事故,也给早期儿童营养问题特别是母乳喂养问题敲响了警钟。奶粉安全事故反映出,家长忽视母乳喂养、对科学喂养认识不足和对奶制品的过分依赖,对儿童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倡导母乳喂养和普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的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要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研究新时期儿童营养面临的新情况,用科学发展的举措解决新时期儿童营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改善早期儿童营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改善早期儿童营养工作的全面开展。
儿童营养有问题 家长溺爱是主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儿童的营养状况却让人担心。相关医学专家表示,目前儿童膳食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存在营养问题,而家长的溺爱正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儿童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儿童体格生长正常的较少,极易形成消瘦和肥胖两个极端。据相关统计显示,有60%至70%的儿童存在营养问题,包括消瘦、贫血、蛋白质摄入过多、肥胖等,尤其以5个月至6个月大的婴儿、1岁至2岁的儿童以及学龄期儿童的营养问题最为突出。
孩子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父母溺爱。例如,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饱,调奶粉时喜欢多加一勺,往往导致孩子摄入蛋白质过多,对肾脏造成损害;一些家长习惯给孩子滥用补品,同样会增加孩子的肾脏负担,导致孩子肥胖;还有部分家长喜欢给孩子吃零食,造成孩子吃奶和吃饭的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消瘦。
专家提醒,营养不良的孩子不但容易生病,还可能直接影响智力发育。为此,家长应学会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结构,对于补品广告不要盲目跟风。此外,还应做好孩子的膳食调查,留意孩子摄入食物的种类、喂养次数等,以方便医生对孩子进行准确的营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