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是数学的基础,计算不过关就无法谈数学。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内用之一。小学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计算能力的查考。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呢?
1、 巩固基础知识。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就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例如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学生要算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就必须先知道计算各种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因此,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巩固好,才能谈计算。
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首先让学生回答加法的意义,学生就会知道是两个数(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发现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掌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了。
2、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练习,自己不动手做,是永远都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不然,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计算3.5×20时,有学生解答成3.5×2,得到7,反映出学生计算方法掌握了,但忘记了“20”末尾的“0”,这就是平时练习不够引起的。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为此,在练习中,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的来说,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提高。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四则运算练习几乎是他们必须要做的练习。要把数学学习好,就必须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虽然说,学习不能靠“题海战术”,但是对于小学的数学学习,适当的题海战术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