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欢欢七岁了,是个很乖巧的小孩,学习努力,在家的时候也会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有一次,欢欢的姨跟姨父要出差,就让女儿月月暂时寄住在欢欢家,欢欢就开始变得不乖了。开始时还好,但后来,欢欢变得越来越喜欢欺负小表妹了,要么跟她抢芭比娃娃,要么抢她的蛋糕,更甚的,还扯月月的头发。这可把欢欢妈妈气坏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是却没能阻止。
分析:在这个案例里,欢欢其实并非是想要胡闹捣乱的,但是,小表妹的到来,分去了欢欢妈妈的注意力还有一部分的爱。欢欢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在心理觉得本来全属于自己的妈妈,凭什么要分一部分给小表妹呢?而且比起自己,妈妈更关注月月的情况,于是,欢欢吃醋了。他选择了欺负小表妹的方式,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妈妈像以前一样关爱自己,同时,也对月月抢去了自己的一部分爱,发泄自己的不满。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妈妈,应该密切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引导,而不是只想着打骂。尝试让欢欢也加入到照顾小表妹的行列中,跟孩子做好沟通,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切忌拿欢欢跟月月比较。
案例2:“嘘,妈妈正在打电话,不要吵。”每次娜娜妈妈拿起电话听筒,没讲几句话,娜娜就跑过来,向妈妈问着问那的,“妈妈,妈妈,我要想吃蛋糕”、“妈妈妈妈!我想听这个故事,你给我讲嘛!”于是,娜娜妈妈不得不手忙脚乱的应付着。然而,如果,娜娜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她呀干脆就爬上来抢妈妈手里的听筒,这可让娜娜妈不知如何是好。
分析:为什么娜娜那么热衷于打断妈妈的电话呢?主要是因为,她想要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要知道,每个孩子都相信,他才是世界的中心。而当妈妈拿起电话听筒聊得正开心的时候,娜娜就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受到了冷落,于是,下家伙就要主动出击,抢回妈妈的注意力了。
其实在打电话前,娜娜妈可以先问问孩子:“你想画画吗?”、“你想看动画片吗?”或是,“你想看一本有趣的书吗?”,告诉孩子,你需要一段时间打个电话,在这段时间里,娜娜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这种方法,向孩子表达关注和尊重,同时,也让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有事情可做,这样,孩子就会自觉地安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