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谚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话从教育角度来讲其实大有问题,为什么总是要靠别人呢?在家靠父母,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错,错在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那么,现代父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一、给孩子选择,而不要给孩子答案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妈妈可以摆出两双都合脚、穿上去都舒适的鞋,对孩子说:“宝宝今天想穿哪一双鞋呢?”可别小看这一举动,这样一来,小孩子就不是简单、机械地伸脚穿鞋,而是要动脑筋想一想了。“人一动脑子,上帝就怕了”,这虽是一句俏皮话,但是说明了人只要动脑子,就可以变得很强大。

  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的选择范围不要太大,如果上例中的妈妈,拉着小孩的手问:“宝宝,今天想穿什么鞋呢?”孩子一定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另外,选择的物件也一定要是同类,例如上例中的妈妈摆出的是两双都舒适的鞋,若是摆一双孩子的小鞋和一双妈妈的大鞋来让孩子选择,这样做就不太恰当。

  二、正确对待孩子“抬杠”

  有时,父母要孩子“这样做”,可他偏要“那样做”。这时候,父母的反应就非常重要。有的人也许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心里想:“我养你这么大,敢不听话了。现在还小,以后长大了,翅膀硬了,那还得了!”这样的反应实在是糟糕透顶,对孩子发怒是父母缺少智慧的表现。父母发怒,孩子心里一定是害怕的,最后不得不服从决定。这样多发几次脾气后,孩子再也不敢有自己的主张了,只有唯父母马首是瞻,父母说往东就往东,再也不敢往其他方向了。

  可是有智慧的父母不会这样去培养一个没有主见、不能独立的孩子。他们面对孩子的“抬杠”,会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孩子,你如果不接受妈妈的决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妈妈还是希望你再想一想。”如果我们这样讲,孩子一定会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从而决定是不是要听取意见。

  从另一个方面看,孩子敢与父母“抬杠”,说明他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如果他在父母不赞成的前提下,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他会拼着一股干劲去做好,因为他要让我们明白,他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如果做不好,孩子也会承担后果,不会推卸责任。这时候,切记不要说风凉话,要鼓励孩子的敢作敢为,同时,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孩子下一次作出正确的决定,找到更好的行动方法。

  三、让孩子参与家务

  孩子多数时候好像是父母的观众,家中的事务,他并不清楚,家中的麻烦,他更是不得而知。 这样他就不知不觉间形成一个意识,一位家中的大事小情都应该是家长负责的,他自己是不需要插手的,这样就养成了他喜欢依赖别人的心理,如果家长想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他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即使做不好,家长们也不应该代劳或是批评,毕竟总有一天他会做好的。如果孩子抢着去干什么活,家长们只需要在旁边注意提醒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因为心疼孩子或是心疼家中器物而喋喋不休地唠叨,如果不想让孩子以来家里,家长们首先要把孩子“推出去”。

  培养独立能力,首先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决断的能力,然后促使其努力去执行。执行中一定会遇到挫折,此时父母要多鼓励,巧妙地告知改进的方法,孩子的独立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这样,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展翅高飞,大有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