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想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的方式,帮助身材矮小的孩子改善身高,生长激素可以长高吗?骨龄很重要。提起骨龄,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疑惑,事实上,相比于年龄,骨龄更能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一个是生活年龄,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年龄;另一个就是骨骼年龄,即骨龄。骨龄代表着发育年龄,可根据X光片的特定图像确定。
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生长发育、成熟类型、最终生长发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相比于年龄,骨龄更能准确地反映孩子骨骼的成熟度,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骨龄与年龄的生长并不一致,每过一年,我们的年龄会增长1岁,但骨龄可能只长了不到1岁、刚好1岁或者超过1岁。因此,骨龄与年龄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值,孩子的骨龄可能落后于年龄、与年龄相符或者提前于年龄。
骨龄大于年龄2岁: 预示孩子未来成年身高水平或许会低于目前身高水平,应立即排除早发育可能;
骨龄小于年龄2岁: 应排除生长激素缺乏或甲状腺激素缺乏等疾病;
骨龄大于年龄1.3岁: 有可能是早发育,身高生长潜能较小;
骨龄小于年龄1.3岁: 需持续进行监测;
骨龄等于年龄: 骨龄和年龄同步生长,骨龄正常;
骨龄和年龄相差1.3岁以内: 正常生长,需持续进行监测。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骨龄和年龄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动不超过 1 岁,骨龄小于年龄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生长空间就大,必须排除疾病因素。骨龄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将加快骨龄的发育速度,使得骨龄提前于年龄,缩短孩子的长高时间,导致孩子将来长不高。
体重、BMI脂肪含量增加均可导致青少年儿童骨龄超前发育,尤其以脂肪含量增加对骨龄发育的影响最大。脂肪细胞具有产生雌二醇的功能,雌二醇可作用于生长板软骨细胞,干预软骨增殖细胞及肥大细胞群新合成基质蛋白的降解,使软骨肥大细胞成熟加速,亦加速其凋亡,进而使骨龄发育超前。
运动虽然会增加骨矿物质和骨骼肌的含量,进而延缓儿童骨龄超前发育。但由于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不同,骨骼和肌肉所承受的负荷也显著不同,对骨龄发育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研究表明:长期进行重力量项目运动的儿童骨龄明显增加,且骨龄与年龄差值也较大。因此应避免孩子进行超负荷或举重等运动,多进行跳跃、伸展类运动,以加速骨矿物质的骨内沉积,增加骨骼肌含量,避免骨龄超过年龄,影响身高的正常增长。
早发育的孩子骨龄往往要大于实际年龄。这是由于青春期提前启动,性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假如没有及时治疗,等到骨骺完全闭合,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会消失,以后的身高发育肯定会受到影响。
健高儿科身高管理专家提醒:家长应对孩子的骨龄引起重视,在青春期前每年应为孩子测一次骨龄,进入青春期后每半年测一次骨龄,及时发现孩子骨龄发育超前的情况,并进行相关诊疗,防止由于骨龄提前导致骨骺提早闭合,导致孩子生长空间缩短,终身高受损。健高儿科具有全面的诊疗体系,拥有权威的专家团队,从营养、睡眠、运动、心情、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着手帮助孩子改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