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咬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还是在你的胳膊上留下牙印,孩子的行为都是让人难堪和难以忍受的。孩子忽然开始咬人了!这让妈妈们又尴尬又担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喊停,并保证他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而且经常咬人的孩子,走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要是没有了玩伴,那该多可怜啊。其实不用过于担心,教育学者告诉我们,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咬人的行为,这太正常了,只是有人偶尔为之,有人却屡教屡犯。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的“小暴君” 之外,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希望攻击别人,他们更愿意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行为习惯

  孩子咬人的原因

  原因1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2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一旦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去咬人。

  原因2 语言贫乏所致

  孩子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但是,由于言语的贫乏,又不懂得该如何和人交往,就频频出现了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他们希望用这种举动去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原因3 非常害怕

  在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和感受时,如果看护者忽视孩子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就成为孩子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唯一方式。

  原因4 因愤怒或不满的一种发泄

  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当他感到极度愤怒或不满时,就需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