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终身高主要是由长骨(四肢)和脊柱的长度决定,而这两者拥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操控者”——生长激素和骨骺线。换句话说,在孩子成长发育阶段,如果同时满足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和骨骺线未闭合这两个条件,身高增长就能得到有效保证。下面,小编就来科普一下关于生长激素和骨骺线的小知识,看看“促长”心切的妈妈们该怎样对待这两大宝宝身高的“操控者”。
操控者之生长激素篇:脑垂体中的“小精灵“
生长激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合成、存储和分泌。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生长,对人体各种组织尤其是蛋白质有促进合成作用。生长激素能够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的生长,因而对身高有决定性的作用。宝宝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会导致生长停滞,进而影响身高发育。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存在不平衡性。首先,睡眠时高于清醒时,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时分泌的,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特别多。其次,前半夜是“睡眠黄金期”,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多于后半夜。另外,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这时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或是质量不高,分泌量就会相应减少。
操控者之骨骺线篇:骨骼发育的“生命线”
骨骺线是指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的一盘软骨结构,又称为骺板,在幼儿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不同于一般终身不骨化的软骨(如耳朵,鼻子上的软骨),骺板会随着生长而逐渐骨化,当骨化完全后,就形成了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也会停止生长。因此,想要宝宝长高,就需要在骨骺线闭合前,保证骨骼健康快速地生长。
骨骺线闭合后,长骨会停止生长,身高的增长也基本定型。因此,了解闭合前的生长期,对于妈妈们来说非常关键。
0-3岁:生长快速期。对于宝宝成长发育的帮助最大,是身高的黄金储备期。
4-11岁:生长均衡期。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年均5cm-7cm左右,也是身高差距拉大的时期。
12-14岁:生长突进期。孩子进入青春期,身高突飞猛进,生长前期可达到10cm左右,高峰期过后性激素分泌逐渐增多,身高增长开始放缓。
15岁至骨骺线闭合:生长挖掘期。最后的生长机会,身高增长随着骨骺线的闭合而逐渐停滞。
科学促长之日常攻略篇:“对症下药”实现长高大计
对于上文提出的两大身高“操控者”,不仅要注意日常的营养均衡,杜绝垃圾食品的摄入,避免由于肥胖、性早熟而导致的发育迟缓、发育突然短期增速及骨骺端提前闭合等状况,最为重要的是关键营养素的补充必不可少。家长们关注度较高的“钙+维生素D”组合只是保证了最为基础骨量,即为身高增长打下骨骼坚实的基础,而身高增长主要取决于开篇我们讲述的长骨增长,这就不得不说到维生素A的重要作用了。维生素A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提高骨骼(尤其是长骨)的生长速度,使骨骼纵向生长,进而促进长高,这才是决定身高增长的原动力。而且维生素A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助于细胞增殖和分化。此外,维生素A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都与身高增长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维生素A直接影响着宝宝长高的两大幕后“操控着”——生长激素和骨骺线,是影响宝宝身高发育最为关键的营养素。
同时,维生素A还能提升宝宝的抵抗力,避免频繁生病,保证身体营养吸收,这也是身高发育的基石。因此,想要宝宝长高,每天一粒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必不可少,其含有的两种营养素都对长高有重要作用。
充足良好的睡眠是促进成长发育的关键之一。骨骺线闭合前,旺盛的生长激素分泌,能够有效帮助宝宝长高。不仅要保证宝宝的睡眠时间和质量,而且还要抓住生长激素分泌的两个高峰时间段(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早6时前后的一两个小时)。此外,运动不仅可以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增值,还会增加骨钙的沉积,同时能够增强食欲、改善睡眠、加速血液循环、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日常的拉伸、摸高及跳绳、游泳、球类等运动形式都非常有益,但运动要适量,不要进行负重运动,正常每天保证一小时左右的活动即可。
从宝宝出生开始,需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的监测和比较,同时还可以增加骨龄监测,不仅能够避免生长障碍方面的疾病,还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对宝宝的成长进行干预管理。长个子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只要了解这两大“操控者”,并学会科学对待、合理调控,相信每个宝宝的身高都不会让妈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