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们这样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 给小孩子讲生命科学知识,是否需要有所避讳呢?

儿童性教育

  指导专家/ 张丽锦(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5 岁的壮壮最近总是缠着妈妈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

  “等你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可我现在就想知道嘛……”

  看着不依不饶的壮壮,妈妈着实犯了难,怎么告诉他呢?

  需要回避吗?

  实际上,“我从哪来”,“我是谁生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孩子们极关心的问题。但大人们总觉得难以启齿,因此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

  西方童话故事中告诉孩子们“小孩儿是鹈鹕用嘴衔着从温暖的国度里带回来的”;而含蓄的中国人却将同样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单,“你是树杈中长出来的”或“路边捡回来的”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传媒已经将我们完全包围。孩子也经常在媒体或流行文化(如电子游戏和电影)中接触到遗传、繁殖或生殖等概念。

  一方面是无限丰富的信息源(刺激),另一方面是遮遮掩掩的父母,二者间的巨大反差更是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适当地为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生命、遗传和生殖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