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许多事情,并非只有“对”与“错”,其中还包括许多弹性与宽容。倾听孩子的声音,认同孩子与爸妈不一样的想法,并试着让孩子了解父母这样说、那样做的原因及理由,才能一起想办法达成父母与孩子各自希望的目的。
当孩子只想吃水果不要吃饭
花宝撒娇地看着我并摇摇头,表示她不想吃饭了。我看了看花宝只吃了两口,依然满满的一碗饭,对花宝说:“但你只吃了几口啊,等一下肚子饿了怎么办?”花宝想了想,跑到客厅,手上拿着几片苹果,笑着对我说:“那我吃水果就好了,不用吃饭。”
“不能只吃水果啦,还是要吃饭啊。”我摇摇头。
“但是我吃饱啦,我现在只想要吃水果啊。”花宝被我拒绝,有点难过,还有点激动。
“你才吃了几口而已啊,怎么会饱呢。”我笑了笑说, “不然,你再吃几口就好。”
“我就是要吃水果。”固执的花宝不肯退让。
“不行,就是要先吃完饭,才可以吃水果。”我也毫不妥协。
互不退让的两方,亲子冲突一触即发。
跳出“对”与“错”的框架
“不能先吃水果,一定要把饭吃完。”
“怎么只穿短袖呢,一定要穿外套。”
“妈妈煮饭时,不可以进厨房,踏进来就处罚你呀。”
回想我们一整天跟孩子相处,从起床、换衣服、吃饭、出门、洗澡和睡觉等,仿佛任何事情都陷入了“对”与“错”的框架中,而且只有照着大人的意思去做才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有时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要孩子坚持要做与父母想法相反的事情,或许就会落得被处罚的下场。
我们往往希望借由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让孩子记得为什么“错”,进而学习到什么才是“对”的。但生活中所有的事,难道只有“对”与“错”这两个选项吗?没有好好坐着吃饭,错!挑食,错!没有分享玩具,错!如此一来,不但让父母对于教养充满挫折感,孩子也会感到很沮丧。
凡事只有“对”与“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退缩,因为动辄得咎,做什么都是“错”,以致信心全失。也会让孩子每天在猜测中度过,因为爸妈“对”与“错”的尺度会随着心情改变,这也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甚至演变成爸妈说不能做的事情,就趁着他们看不到的时候偷偷做,或是被发现了赶紧推卸责任。
这跟被警察开罚单有何不同呢?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