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喜欢给宝宝喝汤,尤其是在大冬天,给宝宝熬一碗暖暖的汤,既滋补肠胃还能暖身子,两全其美了!不过,很多妈妈给宝宝喝汤时,都会按照大人喝汤的习惯来,这里存在着不少误区,看看你犯了没。(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1、宝宝只喝汤、不吃肉
不少妈妈认为汤里面的肉煮过后,营养都在汤水里了,肉吃不吃都没关系。事实上就算你把汤熬得再久,肉里面的营养也远远要高于汤水中的营养。
肉类由动物的肌肉纤维组成,大部分的肌肉纤维都不溶于水,只有少部分的可溶性肌浆蛋白会溶解在汤水中。只喝汤、不吃肉,无疑将大量的营养都摒弃了。
另外,宝宝吃肉的过程伴随着牙齿的咀嚼,肠胃中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也会参与进来,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更有好处。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2、给宝宝喝熬煮过久的汤
有些妈妈深信煲汤时熬得越久,煲出来的汤就越滋补,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煨上2-3个小时,五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才是用心熬出来的大补汤啊,赶紧让宝宝趁热喝上几口。
然而,煲汤的时候煮上1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并不是熬得越久,营养价值就会越高,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还会因此下降,使营养大打折扣。另外,煮汤的时间过久,汤中的嘌呤含量会持续增多,这种物质恰恰是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
3、让1岁内的宝宝常喝汤
1岁内的宝宝消化能力、咀嚼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吃太硬的食物,于是不少妈妈会把汤作为宝宝的日常辅食,每天都让宝宝喝很多汤。但汤水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容易占据宝宝本来就小的胃,影响宝宝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因此,1岁内的宝宝并不适宜经常喝汤,偶尔吃一点未尝不可,但不能作为宝宝的日常辅食。
4、给宝宝喝太烫的汤
宝宝会说话以后,也许你在喂他吃辅食时,他会经常跟你说一个字“烫”。大人这时往往会认为:我们觉得温度刚刚好,为什么孩子会说烫?是不想吃了才这么说的吧!
其实你觉得刚刚好的温度,对孩子来说就有可能太烫了。孩子对温度的感知比我们成人要敏感很多,且他们的口腔皮肤、食道内膜都比较稚嫩,食物太烫了,容易烫伤造成口腔溃疡或食道内膜受损。因此就算是在冬天,也不要以为给孩子喝烫一点的汤更能暖身子,任何时候孩子的食物都不能太烫。
5、让宝宝吃汤泡饭
大人常常觉得,米饭干巴巴的,孩子不爱吃,加点汤泡一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其实这个习惯是大人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不曾这样做过,孩子就不会有这个习惯。
人在吃饭时,食物首先会在口腔内经过充分的咀嚼了再吞下去,这个动作会给大脑“发出信号”,使胃、肠、胰腺等部位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从而促进胃肠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但汤泡饭则不然,汤和饭混在一起,往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直接咽到胃里去了,长此以往容易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宝宝的肠胃健康。
6、给宝宝喝过补的汤
有些妈妈会认为“宝宝容易身子虚,得煲点补汤喝才好!”尤其是老一辈,更容易这么想,在给宝宝煲汤的时候,什么补就放什么,认为这样能让宝宝获得更丰富的营养。
然而,宝宝的肠胃比成人的要脆弱很多,吃太补的食物,往往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还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剩,诱发性早熟。(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因此,不要迷信“宝宝正在长身体,多补补更有益”的思想,保证饮食来源丰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才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