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就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勇气。”
如此一来,孩子会感到危机、不安全。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如果孩子不自信,哪来安全感呢?
生活中,母亲超常或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这样的母亲自认为是一个好母亲,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是在告诉儿子:你是无能的,没用的,不行的。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他可以什么都不干,不想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当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
母亲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告诉孩子,我们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显示我们的伟大,他们渺小。如此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怎么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呢?
孩子在感到不安和无能的时候,会习惯本能式地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会给自己以温暖与支持。因此为了确保可以一直获得这种舒适的感觉,有些孩子一直把情感的支点放在父母身上。而这些人在交出了自己情感领域的独立权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对自己的情绪支配。
一些在此方面有心理障碍的人,情绪上通常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为了支持自我,以至于在思想、价值和行为上,他们都依靠别人。他们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样式思考和行动。他们的自我感实际上是他人的反映,而由于他们精神世界的寄生性,当他们依赖的权威体系一旦坍塌,他们通常会陷入一种绝望而危险的境地。
铃氏认为,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不借助这样那样的依赖就能形成自己的意向,作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伟大的人们立定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而不是满足别人。”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其实,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会造成孩子能力低下,同时也不为孩子全部接受。进入少年的孩子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有许多情况是对父母关怀他们的一种反抗。他们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个无能无用的人。他们需要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能力,父母的包办自然造成他们的反抗。
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本领
我们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起他们的勇气容易得多。铃氏对父母们强调:只要孩子显示出要为自己做事情,我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我们应做的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给予他们机会,这种信任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铃木镇一
给孩子自主权,让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把握塑造孩子独立自主性的两个关键阶段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是2-3岁的幼年期,一个则是发生在12-13岁,即青春期。大多数父母能够意识到青春期的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问题,但是98%的父母意识不到孩子幼年期的独立性问题。
在这两个时期中,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如果受到阻碍,孩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一生。
怎么对待和培养幼年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自己去探索,允许他们尝试做某些事,对他们令人气恼的违拗和任性给予适当的宽容和忽略,并指导他们逐渐学会自己控制行为,那么孩子就可以形成一种分离感、独立感和个性感,这就是自主性。
铃氏指出: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往往以逆反心理来表现。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分化和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如果父母凡事包办而青少年没有逆反心理,结果将是青少年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孩子处于青春期前后的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过多的限制,应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对待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由探索,鼓励其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鼓励其发展健康积极的朋友和人际关系,为成人后真正的独立自由做好准备。
独立性和学业成绩有密切关系,独立性和自信心强的孩子成就动机一般也很强。
研究证明,通过早期学习建立起较强的自信、愉快和独立的学习动机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从小学到中学乃至成年期都可以保持这种品质。
在培养独立性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必须具备自我主张和自我控制两种能力,对于每一个来说,他们的位置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隐藏于心、从不外露的能力,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具有两种美感:一种美感产生于外在表现,另一种美感则保存于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