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非典过后,身边不少人对卫生这件事都非常上心,尤其是老人,买洗手液、沐浴露都喜欢选择抗菌型的,认为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细菌的几率。

  不过当时令我有点纳闷的是,非典不是由病毒引起的么?买抗菌型的洗护用品似乎没有针对性吧~然而这并不影响大家对抗菌型洗护用品的青睐,无论是用来洗手、洗澡的,还是用来洗衣服的,只要能抗菌的,那就果断买买买!直到今天,抗菌型的洗护用品仍然非常畅销,特别是那些标榜着有效对抗99.99%细菌的香皂、洗手液。

  然而近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发布禁令,要求停止生产和销售含有以下19种抗菌成份的洗沐产品:

  卤卡班、氟沙仑、六氯酚、己基间苯二酚、复合物(醚基硫酸铵盐、聚氧乙失醇月桂酸酯)、碘复合物(烷基芳氧基聚乙二醇磷酸酯)、氯化苄乙氧铵、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酚(大于1.5%)、苯酚(小于1.5%)、泊洛沙姆(碘配合物)、碘伏(5%到10%)、仲戊基甲酚、氧氯苯磺酸、三溴沙仑、三氯卡班、三氯生、三重染料、恩地氯铵碘络合物。

  看到上面一长串的化学物质名称,妈妈们也许会有点头晕,不过我们只需记住其中比较常用的几种即可,如三氯生(TRICLOSAN)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这两种成分作为抗菌添加剂,被广泛用于各类肥皂、化妆品和清洁产品。(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美国FDA:全面禁售抗菌沐浴品

  为何抗菌型洗护用品会被禁?原因如下:

  1、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些活性成分预防疾病和细菌传播的效果优于普通肥皂。

  2、此外,含三氯生的抗菌肥皂非但起不到有效抗菌的作用,还可能有潜在的副作用。

  曾有动物实验表明,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后,可形成氯仿,这种物质会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

  另外也有实验表明,长期接触抗菌产品中的某些成分如三氯生与三氯卡班,会影响人体的抗药性或者激素水平,带来健康风险;长期接触三氯生的孩子,出现过敏的可能性会更大。

  超市探察,抗菌型洗护用品依然畅销

  然而,仅仅是美国FDA发布禁令,似乎这类用品的销售影响并不大,朵妈工作之余逛了大大小小几间超市,发现抗菌型的洗护用品仍然畅销。

  我们从上文可知,这些标榜着含有“抗菌”功效的洗护用品实际和普通洗护产品没有太大差异,长期使用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至于具体是哪些品牌、哪个系列的产品含有上文提到的19种抗菌成份,朵妈就不一一列举了,建议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凡是”——凡是有“抗菌”作用的洗护用品,要三思而后买;凡是含有三氯生与三氯卡班的,不买为妙。

  日常生活,不必过度强调消毒抗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消毒抗菌用品包围,洗手、洗澡的时候使用抗菌产品实属常见,但拖个地也要消毒、衣服毛巾被子隔三差五也消毒,这样做未必有点过了。

  事实上人体本身和大部分的细菌是可以共存的,如果家里没有传染病患者,不必频繁消毒。孩子的免疫力就像一支部队,时不时和细菌打上“一架”,才能得到锻炼。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少菌或无菌的环境,一旦他外出接触到环境中的细菌,免疫系统可能很快就要缴械投降了。

  爸妈和孩子都必须知道的,洗手的正确步骤

  虽说不必强调频繁消毒,但是正确的洗手步骤,我们还是要掌握的。

  正确的洗手步骤是怎样的

  1、冲洗:用干净、流动的水冲洗双手,注意手掌、手背、指隙、指背等部位;(一般情况下,清水可以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手部接触细菌较多的情况下,才建议使用洗护用品)

  图片来源:香港卫生署官方网站

  2、使用洗护产品:涂上适量的洗手液或肥皂,搓洗以上七个部位,直至充分起泡;

  3、用干净、流动的水彻底冲洗泡沫;

  4、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即可。

  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洗手

  1.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

  2. 吃东西前,或准备食物前 ;

  3. 上厕所后,或帮孩子换纸尿布前后 ;

  4. 双手接触过公共设施后,如门的把柄、电梯扶手、公交车扶手等;

  5. 接触过动物的粪便后;

  6. 探访医院或护理病人前后 ;

  7. 触摸钞票后。(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朵妈的话】

  相比用什么洗手,我们更应该关注怎么洗,要按正确步骤认真洗手,别过分依赖抗菌香皂。相比起神乎其神的“抗菌”产品,清水以及普通安全的洗护用品,才是家人和孩子的最佳选择。

二维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