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卑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常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具体体现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的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妒忌、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拒绝交朋结友、自暴自弃、回避竞争竞赛、焦虑等。自卑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一个孩子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不要轻视孩子的自卑心理

不要轻视孩子的自卑心理

  艳艳是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卷曲,成绩上游,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很小,而且脸涨得通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想带她一起出去玩、到朋友家做客,她都不去,甚至她连外婆家也不去。

  上面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可能都有所体现,究其原因都是自卑的“产物”。但是,孩子的这种现象却让父母常常注意不到,即使有的父母看到了也会觉得这是孩子的性格使然,而不加以重视。这都是错误的,如果孩子的自卑心理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关注,会形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过,自卑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自卑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父母能力特强,对孩子期望过高,往往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总认为“爸爸妈妈什么都行,我什么都比不上他们,怎么努力都没用”。能力特别强的家长,一般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追求十全十美,而孩子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于是就会受到家长过多的指责,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

  二是家庭不完整,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当看到别的小朋友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就更加伤心,感到很自卑。

  三是父母粗暴、专横的教育方式。由于家长不能以理服人,常常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四是父母自身有自卑情绪,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情绪,如果父母遇事总说“我不行”,孩子不但会模仿父母的这种处世态度,还会认为“父母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因此父母的这种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瞧!孩子也有生气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应该交个好朋友   不要压制孩子的反抗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