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在不断地自我学习中逐渐完整起来的,我们最早的学习环境常常是父母有意或无意打造的,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知识,也绝大部分来自上一代的经验。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专门接受过“如何做更好的父母”的教育。所以,我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延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在惠州做演讲时讲到“人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曾经的经历”时,突然一个身材魁梧、脸色灰暗、在当地做幼儿教育的人跑上台来对我说:“老师,我突然想起,在我小时候,我做军人的父亲每次看到我不听话时,都会这样用手抓着我的头往墙上撞。”他边说边用手抓起了自己的头发,做着往墙上撞的动作,眼中满是怒火,脸上愤恨无比。接着他用手将自己的头发掀起,让我看他头顶上的伤疤。我对他说:“请你模仿一下孩子惹你生气时你打他的样子。”这时,他继续握紧拳头做出了抓住孩子头发往墙上撞的动作,只是这次他的脸上不再有刚才的怒气了。我说:“请你告诉我,父亲打你的时候,你感受如何,有什么情绪,当时想对父亲说什么?”他说:“我非常害怕,也很恐惧,很想说‘不要再撞我的头了’。”于是,我让他摆出了刚才用手抓住孩子的头发往墙上撞的动作,并不断重复“不要再撞我的头了”这句话,当他重复这个动作和这句话到第六遍时,内在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刚才的平静变成了愤怒,到最后居然大声叫喊起来,在场的六百多人一下子就被这一情景震惊了。
看着他用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声嘶力竭地喊叫着刚才那句话,我知道,虽然只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但这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完全的释放与解脱。一个人如果有被压抑的情绪却没有得到正确释放,那么,一旦遇到相同的情景就会将那深藏的情绪再次激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遇到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时却会表现出别人难以想象的反应。谁又能想到,早年经历中产生的情绪会一直蕴藏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的生活,自己被父母打过的经历会如此完整地复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更为可悲的是,作为家长,我们很多人还总会为自己的行为赋予“教育”的名义。
经过几分钟的释放后,他的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这时我问他:“现在你能理解你打孩子时孩子的心情吗?”他说:“他也是恐惧和害怕,也很想对我说‘不要再打了,我很害怕’。”至此,已经四十岁的他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不同的是,他这次的哭不是因为怨恨父母对自己的打骂,而是为自己打孩子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而忏悔。看得出来,他是个很爱孩子的父亲,这次他没有用手抓自己的头发,而是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再看他的身体已经不再是刚跑上台时的硬朗和刚强,而是柔软了很多,镁光灯下的他就像是个孩子,我上前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以此鼓励一个父亲的重生。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情绪阻碍了我们的思想,而这些情绪又都是在以前也就是在我们小的时候所种下的“种子”。一旦我们遇到与早年相同的经历就会触景生情,做出很多后悔的事情,如果这些“种子”不能被有效清除,就会一直存储在生命的细胞记忆中,就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负面的情绪或者认识就像是影子。两只小猫都觉得影子很讨厌,一定要摆脱它,然而不论走到哪里,它们发现都能看到一团阴影。后来,它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获得了解脱:一种是永远闭着眼睛,一种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这种影子效应,就像我们受到的伤害或者经历过的不悦一样,我们可以一直逃避,一直不回忆,但实际上这些负面的心理情绪一直存在,只有正视,只有倾吐,只有勇敢地面对阳光,才能让我们重新获得生活的幸福,也才能带给别人更多的快乐。
在我处理的离婚个案中,一些离婚的双方,有一方是在早年经历中,母亲因为父亲有外遇或者是母亲觉得父亲有外遇,生发怒气和委屈,怒不可遏地骂道:“男人没有好东西。”这样的话看似很简单,很有理由,也很能让人同情,但是当女儿听到时,通常都会站在母亲这一边,充满了同情和害怕,同时也怨恨父亲。可是,这个时候的孩子潜意识是打开的,听母亲讲“血泪家庭史”的情绪会存储在细胞中。她长大后与男朋友交往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带着怀疑或审视对方的态度。看似那个时候是母亲在抱怨父亲,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父亲就是男人,男人就是这个样子,“男人没有好东西”这句话所形成的潜意识会一直存在,从而造成对男性的不敢完全接受。
可见,父母才是伤害孩子的最大来源,当我们说爱孩子的同时,我们的行为、语言、情绪却在不断地伤害孩子,不断地贬低孩子。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是遭受来自父母的伤害与贬低吗?所以,我们不可以再用自己的认知标准及经验模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可以再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可以再让这么残忍的伤害一代一代地相传和复制下去,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当然,也有很多的家长意识到了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开始让自己不停地去学习很多听起来很有价值的、所谓的打造优秀孩子的教育理念,然后在孩子身上反复“实验”,却往往都不对自己的“实验”后果负责,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是孩子不服管教、不成器。
记得有一个人来找我说,他要创办“教育孩子的N种方法”课程,让我提一些建议。我告诉他:“教育孩子不是靠方法,而是靠德行!”他没有理解我的话,于是拿着那些想让我看而我没看的资料无奈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很感叹:“孩子又不是物品,怎么能用技术或方法来进行管理呢!”
我们知道,人有着意识和潜意识,人有身体需要,更有精神追求。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人是环境的附属品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集体意识的影响。即使那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技术应用于孩子,那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抹杀孩子的天性。
小杰本是一个很健谈、很乐观的孩子,但他步入高中后,父母开始不断给他施压。在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下,他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下降了。父母更加着急,唠叨越来越多。在周围侵略性的目光中,小杰越来越沉默,逐渐成为同学眼中标准的“宅男”。可是,与别人不同的是,宅在家中的他既不玩游戏,也不学习,而是呆坐着,有时会因臆想自己头痛而吃一些止疼药。然而,面对小杰的这些异常表现,母亲非但没有及时给予安慰与关心,反而骂他不争气。直到小杰最终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时,母亲才懊悔不已。
这些年来,我接触到的一些患有所谓抑郁症或自闭症的孩子,其中大部分是父母用自以为是的“技术手段”缔造出的恶果。很多父母都以“教育”的名义将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却还在愤世嫉俗地埋怨环境、埋怨孩子。岂不知,错在己身!
任何结果都与多个事物有着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教育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记得有一位走进“为人父母”课程的学员在分享她的经历时讲到,她离婚后将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孩子,这辈子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成为钢琴演奏家,所以她的时间大多都用在教孩子弹钢琴上,很少给孩子玩的时间。儿子有一次不想弹钢琴,她立刻抱起儿子要从六楼的窗户扔出去,逼着儿子在死和钢琴之间做出选择!也许那只是当时的气话,但是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很难弥补的阴影,她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还好,她通过学习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碍”,回家后和孩子深谈才看到由于自己的无知,差一点儿让失去生活信念和乐趣的孩子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树的话,那么,只有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养分,他才能茁壮成长。为人父母者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自己成为孩子的环境,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爱和关怀呵护孩子的本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