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是教育学里的一个理论,也叫“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这个理论说来话长,它从教育家杜威提倡的“在做中学”、“生活即是教育”开始,历经各种理论流派发展,在八十年代得到系统整理和应用。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作为中国人,其实我们对这些丝毫都不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时要躬行”。我们这一代人上学的时候大概都写过专题作文,现在的学生可能还在继续写。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写完就把它留在作文本中了——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去感受“实践出真知”,这个结论是我们纸上谈兵抄出来的!
现在,我们自己当了家长,轮到自己要教育别人了。想的最多的就是“孩子怎样才能学习好、进步快呢?”——其实答案我们早就知道啊!
重新理解“学习”
我们知道,儿童时刻都在学习着,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观察中学、在交往中学。理解了这一点,幼儿的家长就不必纠结孩子的学习问题。比如,当别的孩子都在那里玩积木,而你的孩子只是在一旁看,没参与,我们不必担心,他也同样是在学习呢,这只是由于他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跟优劣无关。
成人常常把学习理解成看书、记忆。其实,对于幼儿来说,用手做事,这是他最强大的学习途径,这对他的成长发育意义非凡。
在一个人早期发育时,他的手和脑是互相启发、关联的。我们常说“心灵手巧”,就是这个道理。手就好比是大脑的遥控器,孩子们动手就是在帮助大脑发育。手脑连接建立好了,这个孩子的大脑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美国曾有一位研究者发现,一些学生如果在幼年很少做过动手操作的事情,那么他在学生时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差。
让孩子自主地玩、动手做事,这是开发大脑的最好的学习方式。
幼年时期的玩耍,其中得到的乐趣也是在为以后的一生储备心理资源。
有人研究发现很多人成年后的成就,都可以在他早年的经历中找到影子。(我想到,我哥写古代中医故事写得生动,或许跟我们那时每天听的评书连播有点关系)。一个人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美好事物、留下的美好 回忆,会留在心里,供他成年后去汲取养分。一个童年时期乐趣枯竭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感到茫然、空虚、抑郁。
另外,让幼儿去玩,而不是坐下来进行传统意义的“学习”,这会让孩子心理健康、会充实孩子的心灵。如果为了上好的小学或者才艺超群,就过早把孩子按在课桌前,剥夺动手去玩的机会,那么最终将得不偿失。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布朗为了研究玩的作用,对动物进行了大量观察,做了很多实验。他总结:玩是生物性的,玩的反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消沉”。他曾把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不让玩耍,一组允许玩耍。然后他把带有猫气味的东西放进鼠笼子,两组白鼠都躲了起来,区别是:玩过的小白鼠过一会儿又试探着出来,看看有没有猫;没有玩过的小白鼠再也没有出来过,它们继续躲在里面,恐惧至死!
由此联想到曾经发生的多起小学生因没完成作业怕被批评就自杀的事件,我不禁后背发凉!剥夺孩子玩的机会,将对孩子造成深层的、持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