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气转暖,适宜户外活动,常晒太阳,使心情平和,不宜过热过冷,使自然生气慢慢升出来。春天宝宝容易出现外感的问题,妈妈要根据气候变化,照顾好宝宝的饮食起居,帮助宝宝抵御外感,平安换季。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惊蛰节和春分节在农历的二月,这个时候,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北方地区多大风,较干燥,很多地方有扬尘。华北地区三月中旬开始停止供暖,室内温度突然变凉。华中以南地区开始出现较为潮湿的低温天气。这些气候变化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宝宝身体出现疾病。
针对这种气候变化,古人总结出了较为有效的调摄原则。《遵生八笺》中记载:“二月修养法,仲春之月,号厌于日,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意思就是,二月天气转暖了,要多多地参加户外运动,常晒太阳,使心情平和,不要太热太冷,使自然生气慢慢升出来。
《孙真人摄养论》中记载:“二月肾气微,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意思是在阴历二月,肝气生长最旺盛,应该减少酸食物的摄入,增加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样可以助肾发散一冬天的蕴伏之气,而且要增加活动,适当出点小汗,但不要大汗淋漓。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冬天活动较少,身体机能处在慢的状态下运行,春天温度升高了,不但可以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帮助长时间没有排泄的汗孔排泄,使身体代谢加快,更应该顺应自然的阳气上升的趋势增加室外活动,这样就能和自然界的节奏达到统一,可以减少因为节气变化带来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