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众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一度遥不可及的进口牛奶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家庭主妇高兴的合不拢嘴的是,轻轻点击鼠标,高品质进口牛奶就进入了购物车。各个电商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利用各种购物节竞相做活动,你能做五折,我就能四八折;你敢跌破十元,我就能继续整箱包邮。但是,很多时候当商品运到手的时候,主妇们会发现,那罐9.9元的牛奶,也许已经临近保质期一个月了。这时候不禁让人浮想连篇,9.9元进口牛奶背后,是不是另有故事呢?

  据中信证券的统计,电商平台现在已经成为进口牛奶的销售主力。截止2013年,1号店进口牛奶的销量已经占到全国海关进口总额接近40%。电商平台将进口牛奶作为突破口,以价格和买赠作为亮点倒入流量的手段可以理解。但是,如同所有的价格战一样,鲜有赢家,参与其中的各方,到最后可能都会受到利益的损害。

  进口牛奶,因为是舶来品,多了一份神秘感。但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其实也不难算出一盒进口牛奶的大概价值。以澳洲为例,一支1升装的常温液态奶的市场价大概合到人民币8-9元。就算减去澳洲零售环节的利润,倒推回去,出厂价也要到6-7块,这样的一支牛奶运到中国,除去海运物流的成本,还要再被课以17%的增值税和15%的关税税,裸价恐怕已经直逼10元了。就算电商平台渠道相较传统渠道成本低,也可以看出,9.9的牛奶真的只是卖了个热闹。品牌商和电商平台的利益受到积压,甚至损害,真的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个好事么?

  对于品牌商来说,其实有被渠道挟持之苦-谁愿意常年做赔钱赚吆喝的买卖呢?如果常年无利或者亏损,商家没路可走,就只能选择挤占消费者的利益。比如,全部用低价做清货。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9.9牛奶,都是临近保质期的。消费者拿到这样一份产品,其实难免在心里就对商家信誉打了折扣,难以建立品牌忠诚度。一旦养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永远只会去找9.9元的产品,而往往拿到的产品又差强人意。

  那么电商的日子就好过么?品牌商的利润已经接近为零,留给电商平台的空间可想而知。仅就进口牛奶来看,电商平台的价格战,真真可说是个探不到底的水潭。在电商自营平台上,如果再包邮,必然卖一单亏一单,看似是招揽到了一些流量,但是如前所述,以这种方式揽到的客户真的会是目标客户或者忠诚客户么?如果电商在利润方面捉襟见肘,又怎能指望他们有余力,在物流服务环节好上加好,回馈客户呢?

  有人说,在中国,规模就是一切,有了量啥都好说,在压成本这方面,大家都是蛮拼的,大家都习惯了低利润大批量的运营方式。其实这种粗放的,源于美国快餐革命的思维早就该被留在20世纪了。

  说起美国的麦当劳,成为食品工业化的始作俑者。麦当劳以低价揽客,他们能够盈利的奥义就是不断压缩食品原料的成本。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真的可以说没有底线。7周长成的鸡,吃下大量抗生素的牛,杂草会自动夭折的田地里长出来的大豆。从商业规律的角度,必然是这样提供快速低价养殖方法的公司会越来越大,甚至垄断市场。而坚持品质,尊重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商的空间只会很悲哀地被一压再压。

  等等,听上去很熟悉,是不是?‘三聚氰胺’为什么会出现?其实很简单,有大的厂家猛提了收货量,奶农为了保证供应需求只能兑水。兑了水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又不达标,怎么办呢?加点小料呗!小料一加,蛋白质含量也达标了。一切看上去很美,坑害的是广大消费者。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那么牛奶的供应商也一定要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么-用低价拉需求,用需求扯品质的后腿。牺牲掉中小独立品牌商和生产商,只有最大的玩家到最后赢得盆满钵满,等到消费者惊醒时,已无回天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希望一切都还为时未晚。纵然追求规模的集约化畜牧方式已经几乎席卷全球,所幸还未染指澳洲。与美国动辄万头牧场相比,澳洲的牧场基本还保留了原生态的放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产量低于美国,但是奶品质量却是高出一筹。就算是欧洲,也频传疯牛病事件,而疯牛病,是现代工业化牧业的特产,在传统社会中是为所未闻的,在澳洲也从未发生过。但澳洲由于地理位置,人工成本的种种问题,在成本控制上是根本无法与欧美相提并论的。在电商平台上,看似同样的价格,后面的含义可大不相同。如果一切以价格为准绳,那么一定是以牺牲其他利益为代价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既要有大鱼,也要有小虾。虾个头小,营养成分却高,一般情况下,同样一公斤,虾比鱼要贵。大鱼在横行海洋的时候,也应该给虾留出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在同一个生态链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