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4年4月26日下午
会议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三层紫金厅
王培玉:尊敬的雀巢公司的领导、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领导和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刚才大家看了视频,听了两位领导的讲演,对“明”研究和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明”研究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
视频中讲到了生命早期1000天的重要性,对人一生的健康和国家民族都非常重要。现在家庭中,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父母对孩子健康都非常重视,但又没有科学的知识,所以会有很多困惑和问题。母婴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密切,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对膳食、喂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0年间的变化很大,但是目前我们使用的资料很多都来自于80年代,尤其缺乏0-2岁生命早期年龄段的相关资料。
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营养调查,目标是3岁以上的人群,不包括0-2岁的人群,所以这方便的资料基本是空白。关于母乳成分的调查,对孩子的营养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使用的母乳成分的数据,还是80年代老一辈营养学家研究出来的。这几十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成分、生活方式的变化,二是对成分新的认识,都缺乏新的数据,所以我们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基于社会需求、资料缺乏的现状及其重要性,雀巢公司和北京大学开始进行产学研究结合的合作,于2011年秋天到2012年春天,进行了全国8个城市母婴健康调查德横断面研究。雀巢(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由北京大学与雀巢营养研究院及雀巢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研究。我们的调查地区考虑了中国的地理状况和城市状况,选择了4个一线城市和4个二线城市共8个城市,对孕妇、乳母和0-36月婴幼儿三个人群进行营养调查。
主要研究发现:
一是怀孕期间,母亲体重增长超过了合理水平,中国有43%的孕妇在孕期增重量过多。
孕期超重会导致一些相关的健康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剖宫产率非常高,为52.7%。一般产后6个月到一年体重会慢慢恢复到怀孕前的水平,但是研究中发现产后6个月或者一年后,仍然有很高比例妇女有体重滞留,比怀孕前体重超过5公斤。另外,产下的婴儿体重也超过了推荐的水平,巨大儿比例为10.6%,同时也有体重偏低的情况,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为1.5%。
这页PPT显示的是不同城市剖宫产率调查结果,最左边15%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剖宫产合理的百分率,但是我们远远超过了这个,有52%。下面是妇女产后体重滞留情况,6-11个月体重超过产前5kg属于偏高,这个比例比较高。孕期母亲体重过高会影响孩子将来的体重,婴儿出生体重正常的比例为87.9%,体重过高有10.6%,体重过低是1.5%。母亲怀孕期间增重较多、超过了推荐值的,将来孩子体重过高的发生率比较大。
总结一下孕期超重的相关健康问题就是:可能增加剖宫产风险;导致产后体重滞留;提高巨大儿发生的几率。
关于婴幼儿的营养,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个问题都存在,但是比较起来,营养过剩的问题更严重。实际情况是,有3%的婴儿体重偏低,15%体重偏高。但是父母对肥胖和体重过低的认知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父母对体重偏低非常敏感,实际偏低的情况是3%,但家长自己认为体重偏低的比例有14.7%。相反,体重偏高的应有比例实际为15.5%,但只有7.8%的家长认为孩子体重偏高。家长们普遍对胖的情况比较宽容,这直接影响喂养行为,也是产生的目前状况的主观原因。
关于贫血,孕中期贫血发生率为16.3%, 孕晚期发生率最高,达到18.6%。婴儿期相对来说好一些,但仍有9.2%贫血率。营养补充剂在贫血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吃补充剂的贫血比例低一些,不吃的高一点,为15%。
在喂养方式上有一些问题可以改进,研究结果显示孩子6个月纯母乳喂养比例43%,混合喂养,也就是母乳喂养加上人工喂养的比例是44%,两个加起来87%。关于辅食添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是6个月以后添加,我们国家儿科协会两三年前推荐的为4-6个月添加辅食。总的来说,4个月之前添加辅食的话太早,而8个月以后太晚。太早添加的有6.5%,太晚的有6.9%,过早过晚都会导致一些问题。被调查城市之间重要的差异可能提示,不同地域日常喂养方式上有所不同。
我们在8个城市中的3个城市采集了母乳,对母乳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所谓全方位,是通过最先进的方式对微量营养素和宏量营养素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结果会陆续出来。下面把最主要的一些结果跟大家分享:孩子出生后的不同时间段,母乳中的脂肪酸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乳糖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蛋白质会随着月龄增加而出现逐渐下降的情况。这些知识全部结果的一部分,以后会逐步向大家汇报结果。
我们还对孕妇和乳母的营养状况进行了一个总结。这次调查和2002年的营养调查相比,各类食物的摄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与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结果显示传统膳食结构在变化,特别是脂肪在总能量里面比重增高。虽然锌和铁的摄入状况较高,但大部分微量元素的摄入仍需改善。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不足仍然是个问题;钠摄入严重过量。传统“坐月子” 的方式对营养素摄入状况有影响,不让吃生冷,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能吃,有可能使新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会影响营养状况,主要是维生素的缺乏。
接下来是关于0-3岁的婴幼儿营养调查的部分结果。0-3岁是重中之重,因为国家缺乏这方面资料,这些资料对指导营养膳食非常重要,包括指导父母喂养行为。这部分人群主要需要注意的营养问题是:6-11个月婴幼儿铁摄入不足,铁是构成血红素的主要元素。超过50%的婴幼儿锌的膳食摄入不足。另外,维生素A的摄入也不够,但同时也有个别孩子维生素A摄入过量。我们分析过量原因,并不是因为吃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太多,主要是因为吃补充剂太多,所以导致过量,这对健康不利,过多也是一个不好的问题。钠的摄入严重过量,与食盐摄入有关。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资料,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交流。维生素A以摄入不足为主,但小部分是因为补充剂导致摄入过量。食盐摄入过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调味加了盐或者酱油、咸菜太多。这是目前主要的发现,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逐步公布结果,谢谢大家!
问答环节
提问:雀巢在三年前发起“明”研究,是基于什么背景和什么考虑?
Jose Saavedra:如我刚才所讲,为了更好地了解0-2岁孩子的膳食情况,我们在美国做了一个FITS(Feeding Infant and Toddlers Study)研究。在美国FITS研究里面,我们意识到早期膳食跟远期慢性病,包括儿童早期肥胖与远期的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约1/3孩子都会超重或者肥胖,这些孩子儿童期的肥胖会影响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代谢相关问题的发生。在这个研究会调查他们每天吃什么和吃多少,结果发现很多0-2岁孩子的摄入量都是过多的,比如过多的能量摄入,过多的盐的摄入,还有过多的糖的摄入,而1岁以内的孩子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是比较缺乏的。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也要了解孩子们现在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膳食改善,这会有利于我们之后的工作。
在中国我们也发现一个趋势,就是儿童的肥胖的发展趋势比较快,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4000万孩子是肥胖的、超重的,其中约2000万应该是在亚洲国家。但同时在亚洲也发现了营养不良的问题,包括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为了解决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共存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们每天吃什么,如何吃,哪些不足而哪些是过多的。了解了这些信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制定改进和干预计划,所以我们决定开展“明”研究。
提问:对于“明”研究的结果,未来有哪些具体的应用计划?
Jose Saavedra: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孩子正常的饮食情况以后,我们可以制定更好的饮食建议和措施,使孩子们更好地、恰当地进行饮食和食物摄入。最重要的建议是在孩子2岁之前使膳食模式得到良好改善,早期膳食模式的改善能够决定将来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状况。下一步我们会通过进一步解读数据来理解哪些是良好的或者更好的建议和实践。这些良好的建议和实践会告诉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喂养孩子,吃哪些食物,什么时间吃,吃多少,以此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膳食习惯。良好的膳食习惯既能够避免膳食营养素的不足,同时也能够避免膳食营养素过剩的问题。
提问:可能对国内很多妈妈来说,生命早期1000天还是比较新的概念,在全球其他国家有没有关于推行生命早期1000天的成功案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Jose Saavedra:生命早期1000天确实是比较新的概念,主要是提醒大家意识到孕期、哺乳期、0-2岁的膳食和营养摄入,会影响未来健康的一个新概念。直到现在,大部分干预和健康教育项目都集中在学龄期、生存期和成人疾病的一些干预,到目前为止所有关注点还是在后期的干预。但我们发现,所有这些疾病的编程和程序,包括免疫问题、生长发育问题,都是在生命早期2岁以前就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整个工作前移。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2岁的时候,孩子的膳食模式已经基本确定了,跟家庭成人和家庭膳食模式是一致的,这已经决定了未来的膳食模式。由于膳食模式在2岁以前已经确定,就可以预计到这个孩子在将来会由于这个膳食模式而导致肥胖或是消瘦的状况,早期的膳食模式会影响未来的膳食方式和健康成状况。所以大家可以意识到这些研究应该前移,了解前期编程过程中的一些状况和模式。
对于成人期的膳食行为的干预非常困难,还不如把一些努力放在早期2岁以前,能够尽早的确定良好的膳食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将来的远期健康问题,这就是现在一个主要方向。生命早期1000天的概念以前有过,但是真正的干预才刚刚开始,在北美也是刚刚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早期努力,看到对未来的一些影响。
美国的FITS研究,有一些根据研究结果的信息已经建立起来,可以在北美推广。举一个例子,关于钠的摄入,也就是盐的摄入比较多,这个情况跟中国一样,这个信息已经在北美建立起来。中国“明”研究也发现蔬菜水果摄入量同样存在偏少的问题,这是将来可能列入膳食建议的一个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