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独立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让孩子独立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带孩子到一间有特色的印度餐馆去吃午饭。点餐时,我把菜单上的食物名给儿子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比萨。”同去的一个朋友坐在我旁边,悄悄对我说:“想吃比萨到快餐店吃就好了,到这里来当然要点没有吃过的,你给他点个新奇的东西,他肯定喜欢。”我觉得有道理,看看菜单,试图向儿子游说另外两种特色菜,可儿子不为所动,坚持要吃比萨。

  跟我说悄悄话的朋友的儿子听我儿子说要吃比萨,也跟着嚷嚷:“妈妈,我也要吃比萨。”坐在儿子旁边的小女孩本来都跟她妈妈商量好了要吃的东西,听到两个男孩点比萨,就扭头问她妈:“妈妈,我可以改吃比萨吗?”她妈妈回答:“可以啊,但等一会儿服务员过来记下来,去告诉厨房准备了,你就不可以变了。” 女孩点点头说:“那我要换成比萨。”她妈妈点点头说好。

  而坐在我旁边的那个朋友仍在和她儿子争执,孩子要点比萨,她坚持让他点其他的。孩子噘着小嘴,哭着说:“我不想尝新东西,我就要吃比萨。”这个朋友小声哄他:“听妈妈的话,妈妈为你点的,你肯定喜欢,比比萨好吃一百倍。”服务员过来记菜名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诉服务员他们要吃什么,只有我旁边的那个朋友没让孩子说话,替孩子点了餐。

  等到大家的食物都上来了,我的儿子和另外那个女孩大口嚼着比萨,兴高采烈的,好不快活,其他孩子也都高兴地吃着自己点的食物,只有坐在我旁边的那个朋友的儿子闷闷不乐,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动弹。

  也许这个朋友为儿子点的食物是特别的,是好吃的,但她的孩子从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却是: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我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孩子的这种意识一再被强化,那么他的独立性就会被慢慢抹杀了。

  实质上,我们在满足孩子的时候,自己才是获得巨大身心愉悦的那一方。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为孩子着想”,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虚荣心。有个女孩在高考前已经得到了北京大学的保送名额,但她更希望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北京大学是大部分学生都梦寐以求的,而考北京电影学院则很有可能落选,女孩为此犹豫了好长时间。这时,女孩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压力,还鼓励她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自己做决定。这位母亲的做法其实才是真正为孩子长久的发展着想,她做出了自己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子女做最好的选择”,不如“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请家长们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权利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不少家长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宠物,事无巨细都要一一掌控定夺。在他们眼里,跟孩子不用客气,不需商量,孩子没有自由平等可言,更不要说尊严。这些家长虽然在物质上会尽情付出,可精神上的付出却相当吝啬。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对独生子女来说更是如此,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呢?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基于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以爱为借口的管教和束缚。父母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父母最应避免的是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等,也不能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呵斥孩子。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指责孩子,只能根据情况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