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一生气就打孩子,面对孩子的反抗还会说:“你是我生的,我还不能打了?”等到自己的气出完了,又心疼孩子,用买东西、抚摸等去弥补。孩子的自尊心像一个易碎的瓷器,一旦被父母的强势破坏,是很难弥补的。

  春天的风,已经吹绿了柳枝。正是周末,一个年轻的父亲,用自行车带着五岁的儿子,在公园里游玩。

  “嗨,爷们儿(山东话:不同辈分的爷儿俩之间的昵称)。” 公园里打扫卫生的大爷,对着自行车后座上的男孩,招着手。显然,他很喜欢那个胖嘟嘟的小家伙。

  没想到老大爷话音未落,男孩就迅速应对:“那,我是爷爷。”占了人家辈分的便宜,小男孩得意地坏笑着……

  “啪”,一记耳光已经在男孩的话音刚落时,扇到了他的脑袋上。随后是父亲对他的训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小男孩脸上的坏笑已经凝固,逐渐变成了哭。他感到了羞愧,把头埋在了自行车的座位上……

  这是十八年前的事情了。小男孩是夏杨,年轻的父亲是他的爸爸。

  这是夏杨从小至今,唯一挨过的一次打。这一巴掌,用他自己的话说“打得我当时特别没面子”,也打得他终生难忘。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我们一直拒绝暴力手段。夏杨的爸爸和夏杨一直是最好的朋友,他说:“动手打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无能的手段。”

  后来夏杨大了,就开他爸爸的玩笑:“那一巴掌是怎么回事儿?”

  爸爸自我解嘲:“‘气急败坏’呗。”

  我的一位朋友第一次见夏杨,随后问我:“你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懂事有礼貌?”我笑着跟她说了一巴掌的故事。

  她说:“一巴掌就让孩子懂礼貌?我那儿子从小到大,不知挨了多少巴掌了,倔得跟头毛驴似的,整天顶撞我,见了人连个招呼都不打。”

  我又笑了:“那打得太多了。”

  其实,这一巴掌真的是个例外。

  夏杨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友善、信任、守约的孩子,但他也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他的个性生成在一个注重父母的示范作用、希望带给他快乐童年的家庭环境中。夏杨对人的尊重、礼貌,不是源于巴掌,而是源于我们对他和对周围人的尊重和礼貌,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我曾经见过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大街上拖着她那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儿,狠狠地揍他的屁股。孩子“哇哇”叫着,母亲怒吼着:“你还敢不敢?”我不知道这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但我在制止那位母亲时,她对我说的一句话很震撼我,她说:“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这位母亲所理解的“ 教育”,正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毒条教育留给每一代父母的误区。

  许多父母一生气就打孩子,面对孩子的反抗还会说:“你是我生的,我还不能打了?”等到自己的气出完了,又心疼孩子,用买东西、抚摸等去弥补。孩子的自尊心像一个易碎的瓷器,一旦被父母的强势破坏,是很难弥补的。

  孩子生来珍贵而独特。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每一阶段的心理发育特点,不要在孩子做错事时,予以打骂。我认为,用良好的身教来引导孩子,能为孩子提供稳固的道德发展基础。

  一个刚刚一岁的小女孩,听见妈妈问爸爸“几点了”,就下意识地抬起自己的左手看手腕。这一动作被爸爸妈妈发现了,他们惊喜地问对方:“你教的?”“你教的?”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们高兴地抱起自己的女儿,直说女儿“真聪明,成了神童了”。

  其实,这是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模仿。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从很小开始,他就在模仿着大人的一切,说话、微笑、愤怒、待人处事……生活即教育,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实质上都是在给孩子施以示范教育,或春风化雨,或电闪雷鸣。方式不同,教育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