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奶粉中肉毒杆菌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肉毒杆菌中毒十分罕见 肉毒毒素不耐热,高温加热可破坏》
作者:章咪佳
本报连线中国肉毒毒素培养、提纯发明人王荫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钟凯
奶粉中肉毒杆菌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肉毒杆菌中毒十分罕见
肉毒毒素不耐热,高温加热可破坏
几年前,演艺界有“美容大王”之称的台湾女明星大S,让一种叫做“肉毒毒素”的物质平民化了。大S在《揭发女明星》一书中大爆:女明星,其实都使用肉毒毒素瘦脸。虽然这是种毒素,它依旧使无数少男少女趋之若鹜。
而两天前开始,肉毒毒素的风光命运,开始被翻盘了——新西兰恒天然乳制品厂出产的恒天然奶粉, 被检测出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
肉毒毒素和肉毒杆菌是什么关系?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的危险性有多大?我们国家的乳品标准或者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对肉毒毒素的要求是怎样的?
本报昨连线中国肉毒毒素培养、提纯发明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王荫椿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钟凯博士来为您解读。
肠道是理想的厌氧环境
1岁以下孩子,要特别小心
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有用于治疗的肉毒毒素产品的生产资格。
中国肉毒毒素培养、提纯的发明人,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王荫椿教授。
昨天,记者致电王教授,他说,“肉毒杆菌本身是没有毒性的。有毒的是它的芽孢,经过滋养生成的肉毒毒素,也就是我们培养用作药用的物质。”
“肉毒杆菌在土壤、动物粪便中,比较常见。”王教授说,“我国西北部,如新疆、青海甚至西藏等地区的土壤,含有肉毒杆菌比率比较高。”
肉毒杆菌本无毒,当它进入厌氧(缺氧)的环境,便很快滋生成肉毒杆菌毒素。
而厌氧环境,往往是人类“提供”的——
比如,人们爱做一些发酵的食物。像臭豆腐、豆瓣酱,可能豆类在生长的时候就已经从土里无意中携带了肉毒杆菌,而这些食物的制作,需要密封发酵,这给肉毒毒素制造了很“落位”的环境。
而孩子的肠内,可能也是这样的理想环境。
上世纪80年代,王荫椿曾经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一项研究中,美国科学家们发现,1岁以下的孩子,喝了蜂蜜、或者有蜂蜜配方的奶粉,产生了肉毒毒素中毒的症状。
科学界推测,孩子中毒,可能因为蜜蜂采集蜂蜜的过程,携带了带有芽孢的肉毒杆菌;也有可能是孩子到处跑,无意中直接吃到了带有芽孢肉毒杆菌的土壤。
周岁不到的孩子,体内的肠菌丛还没有像成年人那么完备,所以孩子吃了有肉毒杆菌芽孢污染的食品,非常容易发生婴儿肉毒中毒。
肉毒杆菌怎么跑到奶粉里的
买了污染奶粉不建议食用
肉毒杆菌,为什么奶粉里会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的钟凯博士,昨天在果壳网上发文说,“任何食品的生产环境都不可能无菌,奶粉中的肉毒杆菌很可能是随空气中的小颗粒物飞入生产管线,恰巧逃过消毒程序。
至于国家标准是怎么规定的,钟凯说:“其实是没有任何规定!(我国婴幼儿配方对金葡、沙门和板岐菌是有规定的)。也许不少人会觉得这是因为我国的标准落后,这么厉害的细菌怎么可能没标准呢?其实,全世界都没有奶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它也并不是常规检测项目。”钟凯解释,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而标准的管理是要考虑成本的,正因如此,各国都不把它列入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根本不管,比如这次恒天然是在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发现的问题。
对本次奶粉污染,钟凯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偶发事件,公众无需恐慌,但是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确保污染批次的产品下架或召回。”
如果买到的奶粉被肉毒杆菌污染,专家建议家长停止给孩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