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罗静博士全国巡回演讲“爱,从懂孩子开始”)

23

  罗静博士:

  早教专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博士后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积木宝贝国际早教副总裁兼首席教育官

  《我和宝贝》杂志专栏作家

  《北京晨报》教育专栏作家

  《营养与优生》杂志专栏作家

  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嘉宾

  黑龙江广播电台母婴频道特约嘉宾

  为什么说父亲卷入是读懂孩子的第一课?首先,父亲角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没有他,孩子的早期经历定然是不完整的。其次,当下育儿过程中,父亲卷入的远远不够,所以才更要再次强调。

  现在,很多父亲都很年轻,80后的父亲其实是渴望卷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的,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基于大量真实案例的搜集,我将这些父亲分为了以下九种类型:

  中国父亲最常见的9种类型

  NO.1事业型

  这种父亲认为工作最重要,为了孩子、老婆,以及家庭不断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整日忙得不行。这种父亲给孩子提供的是什么?物质上的满足,但是他忽略了很多其他的东西。而这,恰恰是为数甚多的一群父亲。

  NO.2三分钟热度型

  这种父亲在妻子生孩子的时候特别高兴,最初的时候会很主动帮忙。等孩子渐渐长大,在孩子的养育的过程中发现困难不断出现,孩子总是哭闹个不停,却又总弄不清为什么会这样,便开始不耐烦。慢慢的,回到家里就三分钟的时间跟孩子玩的挺高兴的,三分钟之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这种父亲也不在少数。

  NO.3心不在焉型

  这种父亲有些像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在家里时也跟孩子玩,但是孩子玩孩子的,他玩他的。他这边高兴的打着iPad,打着iPone,打着游戏,那边孩子在哭闹。而这样的父亲就嘴上说别哭了,别叫了。只说,就是不行动,所以叫做心不在焉型。

  NO.4“顾问”型

  这类父亲,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顾问”,如果父亲能成为教养孩子中的顾问,那对孩子将是一件很好的事。这里的“顾问”是指,“顾得着就问,顾不着就不问”。例如,今天不太忙,就早回家。发现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就埋怨妈妈说,你没有好好照顾孩子,你看看你把孩子怎么训练的。顾不着的时候就忙自己的去了,我们说叫顾问型。

  NO.5漠不关心型

  这种父亲可能完全没有进入到一个父亲的角色里头去,很多时候他没有意识到他的责任。他会认为孩子就是妈妈的事,跟自己没关系。因为我们传统的观念就是这样的,孩子往往跟妈妈的关系更好,父亲只是一个第三者。所以很多时候这种父亲就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至于那些“婆婆妈妈”的事情,跟我没关系。

  NO.6面子十足型

  这样的父亲很会吹牛,在外人面前喜欢说自己多会照顾孩子,教育孩子。其实孩子哭了,他过去安抚,孩子也不理他。这是虚荣心较强的父亲,容易将孩子作为满足自己面子的工具,即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而并不懂得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更谈不到教育。

  NO.7不知所措型

  这种父亲,其实想亲自带孩子,也想好好带孩子,但是因为从来没有被“培训”过,他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孩子一开始哭着找妈妈,他就赶紧把孩子交给爱人。这般“消极”的父亲,即便是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也未能真正发挥父亲应该对孩子有的积极影响力。

  NO.8学院理论型

  这类父亲以学者专家的理论为教养孩子的根本参照,不会去看孩子到底是怎么样的,需要什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样的父亲过于固执,偏于教条,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就是不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能尊重自家孩子的生长发展需求。

  NO.9轮不到型

  这种父亲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插不上嘴。想关心孩子,孩子的长辈或者孩子的妈妈,会觉得父亲没有带过孩子,自己就是孩子,怎么敢放心孩子让他带。时间长了,父亲的耐心和信心就被磨光了,慢慢的,父亲这个角色就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失了。这种类型的产生,其他长辈或妻子本身是有很大责任的。

  父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之所以分出几种类型,是因为这些都是父亲们找的一些借口。我基本是按照父亲们的借口分类的。有的父亲是其中的一类,有的则可能几种类型兼而有之。这些类型说明,父亲们对自己在孩子教养中的角色,自己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很缺乏了解。那么,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第一,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

  父亲不卷入家庭,孩子的情绪是比较焦虑和抑郁的,尤其是女生。一些父亲角色缺失的孩子,一旦回忆起父亲曾经在家的时候就会很高兴。一说到父亲要走的时候,立刻开始哭。他们会觉得很伤心,觉得父亲不重视他们,不爱护他们。父亲不卷入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孩子会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第二,影响孩子的性格。

  研究表明,如果父亲不卷入到孩子的教养中,这个孩子的性格大多数时候比较悲观和消极。他们常常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采取退缩的态度。我们发现,情绪和性格大多数时候父亲的影响分量更重。很多时候,一个女孩如果跟父亲关系特别好,她会倾向于有很外向的性格,很阳光。她找男朋友的时候也会说,我要找像我父亲那样的男人。

  第三,影响孩子的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感。

  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我”到底是什么,说不清“自我”到底是包含些什么。在父亲角色的研究里我们发现,若父亲不能够卷入到这个家庭里,孩子的自信会比较低。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有这样的观点,如果父亲对一个孩子表扬的魅力,超过了妈妈至少5倍还多,那么,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人生“成功”的可能,要大于那些没有总是被父亲表扬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功20%是靠后天努力的,80%其实跟父亲有关。父亲能够给孩子的,除了自信,就是“我相信我行”的信念。

  第四,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发展。

  自尊建立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家庭,尤其是父母双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但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尤其是父亲。常见的情况是,父亲会说,宝贝,你爬过来。孩子爬过去,夸“真棒”。让孩子画幅画,画完了,夸“宝贝真棒”。也即非要等到孩子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才给予孩子肯定。这就是有条件的关注。所谓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不管孩子说什么,不管他做什么,只要是在规则范围内的,你都认为是对的,是好的。

  第五,影响孩子的社会化行为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男孩来说的。研究发现,男孩更容易沉迷于网络,酗酒、打架甚至毒瘾。所有这些行为问题,都跟父亲有密切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跟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父亲会帮孩子建立一种规则意识。这种规则意识,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然以后孩子的行为问题就会少很多。有心理学家研究,孩子的行为问题大,多数都和自我控制能力低有关。

  父亲应如何参与到育儿当中?

  养育孩子需要很多智慧,尤其是父亲的智慧。上文指出了如果父亲不卷入,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么,父亲要如何卷入呢?

  第一,父亲一定要学习。

  父亲应该学习什么?我们说的父母不懂孩子,其实指的就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三岁以前的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重要。安全感是怎么来的,妈妈给孩子安全感的成分是最大的,但是等到一岁半以后,父亲一定要介入。父亲给孩子的是另外一种安全感,就是让孩子坚定自己能行、自信、自尊的安全感。所以,父亲要去学习。图书馆会发现很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父亲们可以选择一些译音版的。尽管里面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但国外写的通俗易懂,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都比较本本,有太多这种专业性术语,大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还有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参加一些讲座,当然,不是指功利性的讲座。

  第二,父亲要支持另一半的努力。

  很多时候父亲在外头忙活,回家后发现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进门没多久就对自己的爱人说,你看,怎么孩子又这样?这种批评对妈妈而言,是种自尊心和自信心上的打击,所以,父亲对另一半的努力做出支持,对孩子的妈妈而言很宝贵。父亲需要了解妈妈带孩子的方式,要跟妈妈保持一致,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先爱孩子妈妈。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充满积极情绪的家庭,比你去抱着孩子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第三,父亲一定要动起来。

  父亲怎么样动起来?第一个原则是,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第二个原则是,最好跟孩子有固定的家庭活动时间,专属的家庭活动方法,专门的家庭游戏。父亲给孩子的东西,和妈妈给孩子的东西肯定不一样,,游戏的类型不一样,视野和角度也定会截然不同。比如,比较高难度的一些动作,像跳、飞机抱这种活动,都应该是父亲去参与的。

  第四,专注、用心、积极、有效。

  专注,即父亲在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去想其他事情。因为,孩子从说的第一句话,从做第一件事情,全都是模仿。我们身边,一直是有一双小眼睛在观察着我们的。如果你心不在焉的带孩子,孩子看得很清楚,更感受不到你对他的爱,所以一定要专注。

  用心,这是我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观点。孩子是用心养出来的。要对孩子一定细心,要耐心。如果你现在不耐心,错过了十天的问题,再等他长大,可能需要你十个月、十年的时间来解决。

  积极,这是父亲能够传达给孩子的最重要情绪。因为如果父母不积极,做很多事情都保持一种消极的状态,孩子会吸收这些消极的东西。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不容易适应环境、不容易适应社会的人。

  有效,即陪伴孩子是有技巧的。不是陪的时间越长就一定越好。陪着孩子玩,怎么玩、玩什么都有讲究。有一些相关的书籍,父亲可以去阅读,妈妈也可以去阅读。如果要玩,就要要玩得对孩子有用。

  最后,父亲一定要和家庭成员多沟通,和孩子的妈妈,和自己的妈妈、父亲,和你身边所有的人,还有很多一起育儿的其他家庭等交流。目前,很多社交的网络、平台很方便。大家能在上面交换一些意见,这些经过沟通、思考的意见都很宝贵。

  总之,父亲卷入是一个从心理重视和爱孩子的表现,不是只存在孩子的某个年龄段,而是孩子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