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钙即乳矿物盐,是牛奶中提取食品级的钙源,其安全性应该大于国家批准用于药品和营养强化剂的各类化合钙,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这些钙都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适量用于婴幼儿食品,反观乳矿物盐却被挡在门外,这点令人费解。对此,权威部门的解释是,由于乳矿物盐是新资源食品,对于婴幼儿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尚缺乏成熟的风险评估,因此才暂时规定不用以保安全。相比之下,乳矿物盐有毒显然是对规定制定初衷的主观臆断和误读。

  两个多月前,某知名乳业一款针对1岁至3岁婴幼儿的奶酪产品曾添加了乳矿物盐,并将其作为营养卖点向消费者进行宣传。近日,乳加力、恒寿堂、合生元、贝朗宁多家婴幼儿补钙产品,被曝添加了“乳矿物盐”。乳矿物盐作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规定其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

  随着事件的发酵,笔者却嗅出些许非理性的味道,有些媒体开始质疑乳矿物盐的安全性,认定卫生部既然规定不能将其添加进婴幼儿食品,那么这种物质就“一点都不能给婴幼儿吃”,甚至更进一步将乳矿物盐解读为一种“毒品”,直接引发了家长的恐慌。

  那么究竟是国家法规与“科学”相左还是人们对乳矿物盐的错误解读?从科学角度来看,乳矿物盐是目前唯一食品来源的钙,是国际公认的婴幼儿可以服用的最安全钙源,在我国由于无食用习惯制造经验的食品和食品原料被列入新资源食品,禁止添加到婴幼儿的食品中,也是负责任的态度。

  然而仅凭不符合相关规定就断定一种物质是否有毒,在笔者看来,有些武断。就乳矿物盐而言,出台相关规定的卫生部其实是将其归入了“新资源食品”,我国对于新资源食品有着明确界定,即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食品,而且是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那么试问,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乳矿物盐究竟“毒”从何来?

  许多专家在采访中表示,乳矿物盐是食品级的钙源,其安全性应该大于国家批准用于药品和营养强化剂的各类化合钙,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这些钙都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适量用于婴幼儿食品,反观乳矿物盐却被挡在门外,这点令人费解。对此,权威部门的解释是,由于乳矿物盐是新资源食品,对于婴幼儿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尚缺乏成熟的风险评估,因此才暂时规定不用以保安全。相比之下,乳矿物盐有毒显然是对规定制定初衷的主观臆断和误读。

  至此,乳矿物盐似乎可以“沉冤昭雪”,然而“有毒论”却至今未破。这固然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背景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环境整体信心不足的缘故,对于一些没有充分依据的负面结论,不少消费者抱着“宁可信其有”、“宁可信其毒”的态度,因此有些结论虽然经不起推敲,却始终保持“人气”。但更值得深究的原因,在于消费者最需要真相的时候,权威声音的“失语”。

  无法否认,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诸如新资源食品的事物层出不穷,不少已经远远超出消费者固有的常识储备和认知范围,这正是为何许多并未构成问题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能“兴风作浪”的症结所在,如果监管力量能够及时甚至提前介入,那么就不会发生家长对乳矿物盐的集体恐惧。

  深究权威声音的失语,也与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否与时俱进密切相关。笔者查阅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名录发现,除极少数强制规定了不适宜人群等之外,其他几乎都添加了“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这一小尾巴。一位曾参与新资源食品申报的内部人士表示,申报时实际上已经做过严谨的毒理试验,但按照“惯例”会加这一尾巴。这也应引发思考:能否适用于婴幼儿群体,是不是应经过更加详细的风险检测和评估,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想必如果曾对一些新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尽早进行干预,这样在政策制定时的“一刀切”举动就会少发生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