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箴言》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写给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训言。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果效岂不也是如此。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可惜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这种只想用计、不想用心的功利态度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改善和10岁女儿的交流,开始学着改变自己一贯的指责和批评的口气,而用表扬和肯定的语气来和女儿说话。第一次第二次交流还不错。到了第三次,母亲一开口表扬,女儿就打断:“停!黄鼠狼又来给鸡拜年了。你就直接说‘但是’后面的话吧。”原来这位母亲每次在艰难地表扬完孩子后,马上跟着一个“但是”,接着就又回到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批评和指责上。孩子是最能把我们看透的人。这个女孩心里非常清楚:你的指责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扬却不是。

  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表面上看窦家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好的方法(义方)。殊不知这位窦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体力行做到这些规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窦燕山30岁以前也曾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所幸当时膝下无子。30岁后幡然改过,从善积德。老得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便有了成语“五子登科”。所以《三字经》里提到的“有义方”不仅仅指窦燕山好的教育方法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好的方法发自于窦燕山内心的理念,而这理念又支配他平时的行为。所以是窦燕山先敬畏接受了规矩,这些规矩才会在五个儿子身上有这样的结果。设想如果窦燕山在30岁前放荡不羁时就有了这五个儿子,即使他制定了严厉的家规,也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这两点。

  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记载在《宋史》里:

  宋朝时候,有个叫陈昉的人,他的家里,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下法制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个人,但是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亲睦,没有一个人说离间的话。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定大家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个人没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动筷。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着食。倘若偶然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都会等待,不肯先吃。因此乡里间的人家,也都被陈家所感化了。那时候的州官叫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奏上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

  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当人与人每天以礼相待时,狗也能被感化,更何况孩子乎?

  讲完了古代“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再讲一个现代“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故事。我认识一位非常爱儿子的年轻妈妈。她非常好学,而且力求教之有道。但儿子聪明过人却调皮好动。在恢复国学悄然成风的现今,这位妈妈读到了《弟子规》,顿时心里一亮。她立刻让儿子熟读背诵弟子规,并用弟子规所说的要求儿子。这位妈妈最喜欢的四句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儿子不仅很快背出了弟子规,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不干了。面对妈妈的批评不仅没有顺承,反而歪着头顶嘴。妈妈即刻要儿子背诵这四句弟子规,儿子背完这四句弟子规后还拖了一句:“那你对姥姥咋不是这样的?”

  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长。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父母古往今来很少能有成功的。

  认识到父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为人父母的功课。首先需要的理念是牢牢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

  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

  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

  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

回到目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