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三翻六坐、七站八爬”。宝宝的成长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现代儿科学认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等功能确实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翻身、站立、长牙、行走……这些都是妈妈们熟悉的成长变化,可那些看不见的阶段性特征妈妈们又了解多少呢?

  在胎儿期,宝宝的营养全部来自母体,因此准妈妈摄入的均衡营养对胎儿的大脑、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婴儿出生后,从宫内营养变成靠自己的消化系统来摄入营养,这种摄取方式的改变,对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消化系统是个巨大挑战;6个月以后,因为母传免疫因子持续降低,宝宝只能完全依赖自己的免疫系统,此时容易罹患感染及过敏性疾病。

  1岁开始,自主行走和精细动作发育让宝宝可以主动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时,宝宝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迅速。3岁后当宝宝进了幼儿园,认识更多伙伴,社交活动增加,认知功能继续发展。同时环境暴露机会增加,患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另外,宝宝活动量增大,需要强壮的骨骼结构和均衡充足的营养。

  婴幼儿奶粉领导品牌多美滋每年都要倾听近300万妈妈的反馈。从妈妈们关注的问题中也可以发现这些阶段性特点——在宝宝0-6个月期间,妈妈们最关注的是腹泻等消化系统的问题;6-12个月是感染性疾病的问题;而1-3岁是脑部发育的问题。

  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院长毛萌教授表示,“在临床医学观察中发现,婴幼儿的阶段性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关注婴幼儿不断变化的生理特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和营养支持。”

  这些看不见的阶段性变化每一个都非常重要,然而却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据统计,0-6月婴儿轻度消化问题的发生率高达42.6%,其中便秘占13.7%。家长们想给宝宝丰富的营养,但往往没有注意宝宝们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从而不能有的放矢的支持宝宝不同阶段里不同的成长需求。

  在日前召开的“生命早期母婴健康分阶管理”研讨会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一致认为,宝宝在生命早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根据这些需求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宝宝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命质量。

  大会联席主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特别强调,“生命最早期的营养状况和营养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同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同一种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不同时段的营养需求,在每个时期为宝宝提供不同的营养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