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聚在一起谈论自己家上幼儿园的孩子时,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声音:我家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学会了向老师打小报告,说实话我挺担心的,一方面怕孩子总这样,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和小伙伴的排斥;另一方面也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该怎么办呀?其实,孩子们打小报告的内容都是一些琐事,比如谁谁上厕所不洗手呀、谁谁睡觉总乱动呀、谁谁吃饭掉米粒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孩子都看在眼里,像个小喇叭似的告诉了老师或父母。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其实,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孩子在三四岁左右开始在认知层面有了初步的发展,对于爸妈平时设定的一些规矩、规则都很敏感,他们会觉得这些规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乐意去遵守和监督他人。如果妈妈平时让孩子上完厕所要洗手,那么他在幼儿园里看到别的小朋友没有这样做,他就会认为这个小朋友做得不对、破坏了规则,自己肯定要说出来,所以就会产生打小报告的做法。

孩子爱打小报告 背后有原因

  既然孩子爱打小报告是他们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那么自然也会有特定的原因了,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做任何一件事,所以,爸爸妈妈如果了解了小报告背后的原因,自然就可以进行针对性教育了。

  妈妈讲述

  昨天,去幼儿园接可可时,老师跟我说,可可现在在幼儿园就像一个小“侦察兵”,眼睛紧紧地盯着别的小朋友,只要看到有小朋友做得不好,就会立即向老师来报告,一会说:“老师,小明把新新的积木推倒了。”一会又说:“老师,小瑞推人。”……每天就类似这样的事情都能报告十几二十次,老师都感到无奈了。我听了以后,也觉得挺无语的,我们也没教可可去告状呀,他怎么变得这么琐碎了呢?而且天天就盯着别的小朋友有没有犯错,那老师教的东西他还有心思去学吗?

  宝宝话外音:我想得到认可

  3-6岁的我们正是形成规则意识的时期,比如游戏的时候不能妨碍别人、不能推人等,我们对于这些规则很是敏感,一旦有人出现打破规则的行为,我们就会立即予以关注,而且急于让能守住规则的人知道,这也就是我们喜欢向老师告状的原因。

  给妈妈的建议:不要对孩子的告状置之不理或嗤之以鼻,否则的话会严重挫伤孩子的正义感和规则性。

  态度明确,肯定孩子做得对的行为,但是不要强调告状本身的对错或别人怎么做错了之类。

  引导孩子要学会摆正心态,即使是发现别人做错了事,也要出于好心的初衷,去帮助他们进行改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