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环球企业家》杂志
自2008年爆发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制行业的信用为之一落千丈,甚至殃及到政府的威信。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中国奶业乱局这一状况,国务院决定对中国奶业实行大整顿。2010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整顿乳品市场,随后国家质监总局又下发了乳品企业生产许可资格重新审核与换证的通知.至今年3月31日止,该审核换证工作基本结束,在申报受理的1176家乳品企业中,仅有643家获得通过审核.对本次乳业被视为史上最严厉的一次大整顿的结果,获得通行证的企业在暗地笑,而被淘汰出局的企业则在黯然伤心流泪,满腹怒气,正是有喜欢有人愁.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也是呈多元性的,有人认为政府这次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整顿,将成为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转折;有人则认为政府下手太狠,一刀切,良莠不分,狂死了许多地方区域品牌企业,还有人认为政府这次的“抓大灭小”,是在偏袒大企业和培植、助长中国寡头垄断企业成长;更有人对这次整顿带来的一些后果表示担心,观点各异,议论纷纷。那么,作为业内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或评价这次的大整顿?这次乳业新证又将对中国奶业的发展带来一些什么影响?本杂志记者目前专程约访了国内著名奶业专家、广州市奶协会长王丁棉。
记者:王会长,您好。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的中国乳业大整顿工作,已结束一个多月, 出乎预料的是,约有七成左右的中小企业从此被失去了乳品生产的资格。你作为业内人对这次的重新审核换证的做法是怎样看的?对整顿的数字结果及其对今后的奶业发展会有何影响?能否对此做出一点评价?
王:从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结果看,这次在申请受理的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仅有643家获得通过取得生产资格确认,通过率占55%。但实际上,全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次的“清理户门”中被淘汰出局的数量,是远远不止45%这个比例的。若按原中乳协披露的统计口径,即按全国拥有1800~2000家乳品企业来计算,在这次大整顿中被淘汰出局的中小企业应该超过1000家。当然,这当中大约有500~600家,是属于自身方面“技不如人”不敢再与人相争,而“自知之明”放弃申报而“自毁长城”主动关门的。有一部分则是,虽已申报,但却基础簿因弱,条件和底子差,而无法过关的。还有一部分的中小企业,他们-直以来都是守法经营者,且有良好的经营记录及产品口碑和忠实的消费者, 三聚氰胺从来没有涉足过他们,与他们毫无关联,在这次的审核中,只因生产规模过小和缺资金添购检测设备, 又或一时无法通过QS认证等而遭无情淘汰出局。不过,无论是什么綠由或是属于那一类型的中小企业,有上千家这么多的企业和有这么大一个的淘汰率,的确超出了许多内业人的预料之外.中小企业遭淘汰后能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大致有20~30%,这对被保留下来的乳企而言,他们当然是无比乐意和高兴笑纳的.对被迫关门清理出局的这部分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又怎会甘心在一夜之间被清理门户排挤出局呢?他们对此结局感到愤愤不平,他们只能在伤心流泪和怨声载道,在怨恨自己无辜成为这次国家新乳政出台的牺牲品。我评价这次大整顿的最终结局,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出现这种结局,是行政手段及政策干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事实后果,是一些大企业长期误导、游说政策决策高层的结果,且这当中还透释出利益集团的影子。
因此,我个人对这次的大整顿的功过评判只能给出6:4对开的评分。因为,虽然政府这次重手出击治乱虽有这一需求,但毕竟是方法简单与粗暴无辜地错杀或伤害了-大批良民企业。政府面对乱局出狠招施大治,本可理解。但似乎显得急躁和粗暴了-点, 打击面过大,考虑有欠成熟,由此引发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与效应,例如关停企业导致上百万人的下岗与失业,还会造成庞大的一大批生产设备的浪费,被关停企业的现行贷款及债务无法偿还,以及市场出现真空和周边奶农牛场销售受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出另外一些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再者,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看,这一次的乳业新政出台和执行,实际上被视为是一种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 很难想象,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已足30多年, 主政者还在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和大幅度地打压中小企业, 这实是有违公平原则.被迫关门出局的这一部分中小企业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他们并不是在违法经营,一夜之间却被“整顿”掉至关门倒闭。另一方面,由此致倾家荡产又无法获得国家的损失补偿,他们多年的投资心血与积蓄及其合法的经营权, 就这样地一并成为新乳政的陪葬品。试问,他们对此惨局能甘心吗?对有幸留下来的大企业来说, 这次是借助政府的行政手碗来实现将那么一大批中小企业集体被赶出离场,从而留给他们腾出了那么一块大的市场空间,这正是他们所需寻求的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
记者:经过这次大整治和重新洗牌后,中国的乳品质量是否意味着就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
王:我个人认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企业规模的大小或数量的多少,没有多大的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牛奶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取决于乳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制、道德与诚信,以及奶源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 这与产品品质控制能力与管理水平都有很大的关联。在这次被清除出局的上千家中小乳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未涉及三聚氰胺的,反而,被保留下来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与三聚氰胺有过交易,或者黑名单中有它的名字,有谁又能保证取得新资质的这些大中企业,今后不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在上月中下旬的陕西榆林蒙牛学生奶“中毒”事件,便是一个例子。食品安全在于原料、品质与管理的控制和风险的预防,而不在于企业数量上的多少或规模的大小。 如果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与政府的监管方式仍然得不到多大的攺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或亊故还是照样发生。
记者:这次乳企换证审核的依据条件与标准是乳业准入的60多条外加乳企自检设备,你认为施行这个新乳业政策是否太简单粗暴和是否有偏袒大企业的嫌疑?
王:这次换证审核的法律依据与标准,主要是依据<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和<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 中规定的条件、标准进行审核。此外,还新增加了一些例如企业自检产品质量设备等一些新元素新的要求作为必备的硬件条件。作为一种新政策出台,我认为它一点也不简单,只是从整治的手法来看,才显得趋向于相对简单了一点而已。当然,对被保留下来的获得通过审核的643家乳企,他们并不全部都是每一家都完全满足或符合准入64条的标准,各省各地区在审核中所把握的条件肯定会存有一定的人性化或灵活性。但作为处理办法,采取一个尺度一刀切的办法来取决中小企业的生杀大权,确实是有点太简单化的嫌疑。作为一种政策,只有合理不合理,或可操作性与不可操作性之分,谈扯不上粗暴与否.由于过去的10年中国奶业发展得太快,政策又处于过于宽松,而这次又一下子收得太急太快,所以难免给人一种“粗暴”感觉,但这多少说明了政府在出台这一政策时,有一点浮躁和过急。当然,作为一种或一项政策,的确存有它的倾向性.而这次的乳业新政就明显有偏袒和倾向大企业利益与生存的成分。而且,这个结局与状况,我认为,是一些大企业梦枕以求的,是他们长期谋划,游说,误导决策部门的结果。纵观此前它们别有用心的推广常温奶,还原奶,反对标鲜(即禁鲜令),新乳品标准制度,新准入条件提高,和新乳制品产业政策制定等种种方式,方法,谋略,均未达到的终极目的,这一次则借道新政出台及行政手段轻而易举地达到了颠覆中小企业收复市场的目的,且逐步朝向寡头垄断的目标发展中小企业只能成为走向与现实这一终极目标的奠基石。这一次的清查门户,有很多的中小企业是含着泪水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被迫出局的,它们成为了行政干预的牺牲品。
记者:这次采用行政性手段强迫中小企业退市和出局,而向来丑闻缠身类似蒙牛此类的乳业巨头们,却丝毫无伤,稳守在原有阵营一再搏杀,这不单有失公平,还有使消费大众误认为被出局的那些中小企业是在背上了三聚氰胺的黑锅,你认为是否如此?
王:我认为这次上千家中小企业被清理出局,仅是一种行政手段或政策性强迫它们退市出局而已,这与它们的食品安全事件或三聚氰胺事件并无多大的直接的关联性,政府管理部门主观地认为中小企业易出食品安全事故,这是一种"近视"的偏见。而实际上,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大企业沾污比例和危害性更大,大的犯错不处罚,拿小的来开刀,人们难免认为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来背黑锅的想法。这次整顿的背景与起因是三聚氰胺,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整顿的重点对象是那些中小企业,被砍掉和整下去的大部分都是黑榜上无名的,而黑榜有名单的大企业依然屹立不倒,这不是举刀砍错了对象?
记者:这次乳企整顿和执行新的乳政将会对中国奶业带来一些什么后果或影响?
王:这次整顿和换证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把条件差,规模小,耗能高,技术落后,效益低这一部分的中小企业清理出局。但是所有被清理出局的这些中小企业原都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具一方的地域性小企业,在它们较近的距离,都养殖和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奶牛而实现当地产奶当地收奶,当地加工,当地销售。但这些中小企业被迅间关门停业后,便会出现当地奶农售奶难的问题,一些远离大城市大企业的边远地区,由此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市场真空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有奶无人收购的现象后,随之便会造成部分乳企乘机压降奶价损农现象,在河北,陕西等地区日前已出现了此状况.此外,在未来还将会出现大企业间抢夺奶业资源与市场更为激烈的现象,而奶业资源将会更加集中地流入大型的企业手中,从而促使它们加快了寡头垄断企业的形成,一些奶业原本不发达的地区,奶业发展越为不发达,而这些地区的一些奶业资源例如桔秆饲草等便被浪费掉,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奶业发达的地区,奶源将更为严重过剩,而当地的乳企又将被迫将牛奶加工成奶粉或常温奶,这样从产品结构上又趋向于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状态,最终而加重了乳制品的营养流失及其成本。在内蒙古,黑龙江等这些北方地区大规模超标放牧,还会加剧沙漠化而严重破坏草原的植被,是得不偿失的"自毁长城"行为。
记者:假设今后国家要制定出台一些新奶业政策时,你认为该怎样做才会更科学更切合实际更显公平合理性?
王:任何一个政策的制定与出台,首先它得符合这个产业的需求。当然,制定政策者或部门必须了解和懂得这个行业的发展与运行规律,持公证的态度和不受任何企业集团利益的影响或左右,整个起草或制定过程需呈全透明化和允许有一个充分的征求意见与修改过程,形成报送稿之前,应广泛征求业内各方(包括奶牛养殖者,乳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各界有关专家,乃至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大等机构部门讨论,论证,修正,公示等多个环节多个回合的不断完善,才予发布与试行。从一些乳品安全标准及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当中明显存在着大企业集团利益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或情形下制定出了的标准或政策,肯定缺乏公平、公证性,乃至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会受到质疑,如按上面提及的程序走,所制定出来的政策均会比较符合实际和更易获得各方的认可与接受。
记者:若然通过这次的行政手段将中小企业砍掉都不能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最大化的情况下,那么,请问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或切入才能使牛奶达到放心饮用的程度?
王:我在前面已说过,食品质量安全不是靠企业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也不是光靠政府的监管就能实现。为什么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在08年“9.11”事件后的第3年仍然第5轮出现在流通中?为什么一些食品安全隐患老能在政府部门眼皮下发生而不被提前发现?这都说明了政府的监管方式与监管效果发生了问题或存有漏洞,又或者仍存监管制度性的缺陷。食品安全涉及产业链很长,覆盖面广,监管难度大,必须施与“综合治理”,多方配合.要想牛奶行业不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和要使消费者真正能饮上“放心奶”,除了政府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是将监管往前移,从奶源质量这一源头入手。因为,乳品质量及其安全指数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奶源的质量。如不想办法去改善现有的奶牛饲养条件与管理水平,不去提升奶源的质量,而只寄希望通过乳品加工企业的后期加工环节来控制产品质量,又或通过政府的抽检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些都是徒劳的,是舍本求末和劳民伤财的做法。另一关键点,就是要堵死牛奶掺杂掺假造假这个需求。例如,消费者对牛奶香浓的追求迫使乳品厂在生产加工中添用香精、增稠剂等,乳品厂收奶时压价迫奶农加水造假,奶源原本的质量就很差,乳企在加工环节中就存在造假的客观需求。因此,只有在奶源源头上做到全面提升奶源质量,就可基本上堵住在乳品加工中使假造假的存在,这才是治本之法和关键的所在。当然,提升奶源质量的办法很多,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亦为关键的一步.这包括牛场的环境卫生,饲料的合理搭配,养殖环境的舒适度和给奶牛的福利等。若在这几方面都做好或到位了,奶牛的身体就自然处在健康状态,这一来病就减少了,抗生素药品也少用了,牛奶的蛋白质和乳脂肪等指标就能达标,奶农也就不必担心乳品厂收奶不合格拒收奶,他们也不必为此使用双氧水或加碱、加蛋白等这些东西了。这当中的另一个问题,即奶农与乳企的守法经营,道德底线,诚信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当他们心底里、脑海中都不存在造假的意念,客观上又消除了造假的需求,那么,在源头与加工这两个环节才能做到杜绝造假.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就是政府的监管。问题奶粉二、三年内多次浪迹江湖,有谁敢保证上月在重庆被查出的26吨是最后一批?这当中,政府的监管方式及实效就很值得反思.在三鹿三聚氰胺之前,收奶站的监管就是一个盲点,无明确由哪一个部门去管。事件后,是否还存在其它监管的盲点?例如,流通环节当中的奶粉经销商们,又由谁去对他们实行监管?政府每出一次事件就布置一次全国性的地毯式的扫荡打击行动,但每一次都有漏网之鱼在你的打击下溜走偷生。出现这种状况,很显然,从牛奶食品安全的监管上并从政府这一层面上,至今缺乏一个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体内容包括: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通报,牛奶产品质检结果公告通报,不守质量安全企业黑名单通告,牛奶食品安全等级与评估通报,诚信企业名录,受食品质量安全处罚后永远不准进入食品行业黑名单告示等)。还有就是如何解决好七,八个部门共管不好一杯奶的问题,以及政府一边严管严限食品添加剂而一边又给一些大型企业网开一面准许使用一些不是非得使用不可的添加剂等问题,都得给与认真关注与妥善处理。
总而言之,抓食品安全工作,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单是政府的主要监管工作任务的事情,它已上升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要把这一问题管好,就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与智慧来筑成一道食品安全的万里长城,食品安全才能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