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捂死5岁女童 因感觉曾经受其家长嘲讽

  11日晚,抚州市临川区孝桥镇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小喻被杀害。12日上午,涉嫌故意杀人的同村15岁少年吴某被警方抓捕归案。

  11日晚,小喻的家长在同村吴姓邻居家打麻将,小喻则在身边玩耍。由于当时人很多,小喻的家长突然发现小喻不在身边,以为小喻自己跑到附近奶奶家休息了,所以并不在意。直到12日一早,小喻的家人这才得知小喻一夜未归、不知所终,于是当即报警。

  此案很快移交到临川公安分局孝桥派出所调查。民警随后在吴姓村民家隔壁的院子里发现了小喻失踪前身穿的衣物。随后,民警在一处民宅楼顶的隔热层内发现了小喻的尸体。

  民警在逐一排查后发现,村中一名15岁少年吴某自初二辍学后一直在家待业,而事发当晚村民们正是在其家中打麻将。在回答民警问题时,吴某称自己当晚一直在家中上网。而民警调取相关信息时却发现,吴某有近两个小时并不在上网。而这段时间内,吴某交代不清楚自己的行踪。面对民警强大的心理攻势,吴某最终承认是自己杀害了小喻。

  据吴某交代,事发当晚,小喻向吴某提出想看动画片,吴某便将小喻带至楼上自己房间内看电视,自己则在一边上网。突然,吴某想到小喻的家长曾经“伤害”过他在交谈中,吴某感觉小喻的家长言语中含有嘲讽他之意,于是心里的不满情绪随即变成愤恨。他靠近小喻,用手死死捂住小喻的鼻子和嘴巴,直至小喻窒息而死。随后吴某将小喻的尸体转移到了隔壁邻居家的隔热层中,并将小喻的衣物丢弃在了院子里。

  因为疑心导致了5岁女童丧命,是一起悲剧。俗话说,“疑心生暗鬼”,因为猜疑的存在,才使很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猜疑,损害自己的同时,也侵害了他人。

  孩子疑心过重的原因

  人与人交往,如果彼此都足够坦诚,就不会有什么误会产生。但如果存在猜疑,则会对人、对事不信任,影响自己的生活,干扰与他人的交往,妨碍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猜疑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其形成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两个方面:

  1、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有多疑的性格特点,或者总对孩子持不信任、怀疑的态度,时间长了,孩子也学会了猜疑。如果父母经常用欺骗的手段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孩子做出很多的承诺,但最后却不去兑现,这样孩子对父母就不会再信任,并且孩子这种怀疑的范围还会向外扩大,使孩子对周围的人、事也产生猜疑。

  2、孩子自身方面的原因

  孩子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不良的封闭性思维。孩子的猜疑心理与封闭性思维关系很大。孩子一般都是从假想目标开始,通过封闭性思维进行想象,自圆其说证实假想目标,认为那就是事实,其实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2)孩子感知觉过度敏锐。孩子如果天生感情脆弱,感知觉过度敏锐,就会对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浮想联翩,猜疑别人是对自己蔑视、嘲笑或者有别的什么对自己不利的想法。有时候孩子自身要做出一些举动,也会因害怕别人误解自己而内心紧张、局促。

  (3)孩子不良的自我防御方式。有些孩子因为曾经受过骗,为了避免再次上当,对周围的人、事就会心存戒备,不再去相信别人,哪怕是身边的朋友、亲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猜疑的性格。

  (4)孩子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孩子之所以对别人猜疑,并且一直处于自己想象的结果中不能自拔,主要就是没有及时与所猜疑之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原因。

  (5)孩子的自信不足所导致。孩子猜疑心重,不相信他人,其实也就反映出孩子的不自信。孩子就是因为某方面信心的不足,才会怀疑别人在背后针对这一方面议论自己。

  (6)孩子过度地关注自己。孩子过度地关注自己的荣誉,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很在乎别人的一言一行,看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生怕自己哪里表现不对受到他人的议论。

  如何纠正孩子疑心过重的习惯

  人与人交往,一般的猜疑和误会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通过彼此之间坦诚布公的沟通,就会使真相大白,误会消除,猜疑消失。但如果孩子对什么都持怀疑的态度,并且为自己的怀疑去搜集各种“证据”,让所猜疑的不良结果干扰自己的好心情与正常生活,天天处于消极的情绪里,这样时间长了,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疾病。

  因此,对于孩子猜疑的性格,父母必须尽早帮助孩子作出改变,让孩子尽量避免遭受猜疑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1、要求孩子坚持“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

  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别人倒多少有些苛求。如果对别人的要求不那么高,就不会把别人的言行变化看到那么严重,许多无端猜疑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别人的苛求往往也同对自己的迁就形影相随,倘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就不会无端猜疑别人是否做了不利于自己的事,讲了不利于自己的话,决不会在心里疑神疑鬼,自寻烦恼。所以,教育和要求孩子待人看事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

  2、教育孩子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

  让孩子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循环思维之前,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思考,冷静思索有助于看清问题。

  3、培养孩子自信心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孩子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4、学会使用“自我安慰法”

  让孩子知道,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议论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烟消云散了。

  5、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孩子有了猜疑之后,冷静地思考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考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应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所了解,也有好处;若真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