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重拳治学生迟到 迟到1分钟罚1元组员连坐

  学生迟到一分钟要罚款一元,小组成员还要连坐受罚。近日,武汉三中高二(1)班班主任出重拳,对补课期间迟到的学生处以重罚,此举引来家长争议。

  家住汉阳的刘先生诉称,儿子就读于武汉三中高二(1)班,一周前该班进行寒假补课,班主任向老师宣布补课班规学生上课迟到一分钟罚款一元,同时所在小组其他成员也要受罚,罚金充当班费。没想到儿子先后三次迟到,分别被罚1元、2元、3元,儿子所在的小组成员也因为连坐原因,每人被罚款同样的数字,儿子备受指责,影响了同学关系。

  该班一位学生的家长王女士表示,1元、2元是小事,但孩子们没有收入来源,被罚款也不敢告诉家人,钱从哪来?担心会因此让孩子想歪心思筹钱,“关键是实行连坐责任,造成同学间的关系非常不好。”

  据了解,一周下来,高二(1)班先后有多人被罚,连坐人数达两位数。昨天,武汉三中校长汪玉明表示,对学生实行罚款是绝对不允许的,学校已认定向老师的行为不当,并进行了批评,目前已制止这种做法,对于收缴的罚款,已经退还给学生,绝不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这位老师为了整治学生迟到的问题,竟把“连坐”也用上了,可谓是出了奇招。孩子犯了错误后,合理、正确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也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正确惩罚孩子的方式

  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没收他的玩具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他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3、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还将会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