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北京求医群落纪实
12月22日,冬至凌晨,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外露宿的几位患儿家长,瑟瑟地从冰冷的地铺爬起来,准备排队挂号。五点半左右,等待挂号的队伍已经在院内拐了几个弯,队尾排到了二环边上。
一位已经排了一个通宵的小伙子跺着脚说,“我的脚趾快要冻掉了”。他来自河北,孩子得了肾炎,在当地医院花了几千元无法治愈,只好来北京求医。据了解,很多通宵排队的外地家长,都是孩子的病在当地无法诊治,出于无奈才来北京求医。
为了挂上知名专家的号,无论酷暑严冬,都有家长和患儿在北京儿童医院的空地上“露宿”。有的家长支起帐篷为孩子遮挡风雨;有的家长在地铺的周围摆上一圈纸箱,来遮挡直窜入孩子被窝儿的寒风;还有的一家三口紧紧地挤在一起,大人们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医院附近的小区里,有些居民把单元房用木板分隔成小间,租给外地前来求医的家长及患儿。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分隔成了8个隔间,去掉公共面积,每个隔间只有三四平方米,进门就要上床。
来自甘肃的一对农民夫妇就住在这样的隔间里,他们3岁的孩子得了肾衰。为了把钱尽量花在孩子的治疗上,在等待诊治期间,他们每天除了支付30元的“房”租,只舍得买几个烧饼充饥。几天来,3岁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啃烧饼,基本没吃过菜。
据统计,12月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多次突破8000人次,逼近历史最高值。另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一年“专家号”约有178万个,但北京去年的医疗总人次是1.38亿,其中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专家看病。“看个病像打仗,挂个号如春运”,患儿扎堆造成挂号难、住院难、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过大、人员床位过于紧张,一系列的矛盾让医患双方都疲惫不堪。
对此,一家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儿科,但专业人才有限。另外,由于儿童大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理特征,且器官还在发育期,比成人脆弱,让很多医生产生畏难情绪,拒绝接诊或手术,这直接造成患儿看病集中在几家大的专科医院,使医患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建立和落实合理的“分级医疗”制度,尽快完善儿童医疗体系,才能缓解矛盾。
今年以来,全国16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均已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区域卫生规划、大医院支援基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医疗改革的三个重要文件,对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产生“破冰之效”,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