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市场的作用是失灵的。而近些年的各种改革都有大而化之的倾向,以医疗改革为例,市场化的手段并没有改变国有医院垄断的状态,国有医院的基础也没有改变,甚至和一些公共权力结合起来,成为更大的问题。”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在天则双周研讨会上告诉记者。
和教育资源一样,公立医院的地区分布也是过度集中的。公立的具体化就是行政机构,地区分布是由这些行政机构来决定的,所以,公立医院在空间分布集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集中会加剧垄断,也使得市场失去竞争性。
盛洪指出,我国医院改革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其中民办非营利医院不可忽视。医疗领域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并不是通过充分的竞争就能够为社会提供很好的医疗服务,并把医疗资源配置得很好,还要考虑地域垄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间状态机构的制度就显得比较重要。非营利医院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一方面,非营利医院没有企业那么强的营利性;另一方面,非营利医院有竞争性,这也是政府公立医院所缺乏的。”盛洪说。
另外,医改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形式,那就是中医院。中医在医疗技术路线上和西医很不一样。中医有很好的优点:分散,规模小。医院规模越小,服务的市场半径越小,越分散。这对于改善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是非常有好处的。
同时,中医的成本是比较低的。盛洪指出,中医有一个特点是不会发明出、也不需要引进非常昂贵的医疗设备,从而导致医疗费用上涨。在医改过程中,中医再怎么改,也还是依赖那些中草药,可以说是一种兼顾平民医疗的医疗方式。
很多人由于种种误解,甚至把中医疗法的廉价,颠倒地认为是中医疗效不好所致。其实不然,西医成本的高昂,来自于高昂的医疗设备和高额的医药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而中医药由于其药物来自于天然,手法和工具简便,甚至有些手段,都可自学自疗,成本自然大大减低。更何况,中医更重视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预防医疗,即预防保健养生,使人们尽可能减少疾病或者不生病,促使医疗成本渐趋于零。
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简、便、廉、验”是中医药服务的最大特色。中医药的这一优势和特色正好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医改的终极目标。而且,中医对中国人来说,也具有先天的文化容受力,因此可以说,好好发展推广源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中医,就是中国未来医改最好的选择。